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走向实践:教育学本体的回归与价值确认

发布时间:2017-09-07 08:48

  本文关键词:走向实践:教育学本体的回归与价值确认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本体存在 教育本质生成 教育实践


【摘要】:受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的影响,教育被认为是知识经验单向度传输的活动,教育学成为形而上的探究教育本体存在的"唯理"之学。从教育具有实践生成性的本质出发,坚持教育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观点,以教育实践为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把教育本体存在扩展为教育主体创造性发挥人的生成性本质去确认自我价值和选择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走向实践的教育学,是克服当前中国教育学发展瓶颈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育本体存在 教育本质生成 教育实践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诗意德育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和谐发展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课题编号:BEA09006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11
【正文快照】: 进入新的世纪,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对“唯理”教育学的诟病主要集中在人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规训教条的话语表达、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不加批判运用的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偏狭的民族主义等方面〔1〕。教育学成为无用之学、欠科学之学的代名词。当然,教育学对促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西真;由教育学问题说开去[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6 邓红;论威拉·凯瑟拓荒小说中的死亡意象[D];暨南大学;2001年

7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808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8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