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当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7 09:04

  本文关键词:当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哲学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对立统一


【摘要】:分析了当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利弊,指出了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是形而上学。本文主张二者对立统一,并强调二者对立统一才是当代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建构主义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 对立统一
【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10814032)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当代教育究竟该主张“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中心论)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中心论)?应当说,提出这个问题或者回答这个问题都是形而上学。如何将二者统一才是当代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这就是本文主张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立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2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4 罗诗裕,周小方,王海光,邵明珠;从人类对电磁现象的认识看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J];学术论坛;2003年01期

5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中的高职教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熊艳;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3 徐迎寿,黄海鹰;网络教学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应用及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籍建东;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5 陈雯;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郭向勇;教学设计与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1年05期

7 赵霞;;开放教育网上英语教学“三学”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8 罗诗裕;邵明珠;;司法公正的哲学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蔡宪;从教学模式的研究看教育技术与教学论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王志军;刘哲雨;谢延红;佟颖;;基于B/S模式的网络课程生成系统设计与实现[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刁伍钧;朱国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梁帼婵;;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靖;李国华;林政;;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教学探究[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伍文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李向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当前新课改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8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9 武文婷;李玉萍;常俊丽;;认知弹性理论对非农林院校植物造景教学模式的启示[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秋灵;;工程图学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实践的研究与思考[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侯新杰;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朝霞;警用手枪射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爱萍;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初步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科杰;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扬州大学;2007年

4 赵天红;借鉴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完善中学政治课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邹能超;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朋娇;现代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方晓辉;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式”阅读教学模式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志平;个人知识与知识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潘凌云;体育教学模式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2 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5 郑深;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J];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张建伟;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性教学观——兼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9期

7 林效廷;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应用尺度[J];平原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9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全球教育展望;1999年01期

10 吕洪灵;;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新杰;科学教学的建构主义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2 汤鸿;以建构论为基础的教育观及其启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3 孙喜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质疑[J];早期教育;2003年11期

4 倪小鹏;认知学习领域两个阶段的教学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姜和忠,徐卫星,李亦明;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考核[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6 屈文;现代教育技术对建构主义教学的支持[J];现代情报;2002年09期

7 彭华军,狄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学设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李静,赵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王淑敏;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罗永刚;开发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辅助学习系统[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露;;语言教学与电子课件设计理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秦世虎;;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建构性特征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传林;;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4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张慧萍;;试论皮亚杰的数学观下的儿童的数学思维与数学学习[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莹;谢百治;门鹏;;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旭东;;教学设计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归属[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容志贤;;一位建构主义的教师[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旺;建构主义下的创新教学[N];江苏经济报;2007年

2 何立新;网络教学怎样体现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6年

3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林静;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5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靳玉乐 艾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大卫·M·斯坦纳/文 李  茂/译;只有进步主义是不够的[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策划 周迅 采写 王斯敏 凌莲莲;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N];光明日报;2005年

8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方助生;中国教育该服“西药”还是“中药”[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崔国富 胡志坚 武镇北 舒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科研中心 蔡新平;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衍安;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构建及其在高师教学中的试验[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6 刘峰;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模式的构建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德芳;西蒙·佩帕特的建构论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晓波;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环境的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丘志强;基于WebQuest的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8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08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