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80后”“90后”心理性格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浅议“80后”“90后”心理性格特征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出生于这一时期的青年,他们在心理性格、行为举止、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特征。"80后"和"90后"便是对这种"新人类"的称呼,他们的表现引起学界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新人类"进行研究并剖析他们的特征。但许多研究集中于"80后""90后"的思想和政治信念上,研究过于笼统,忽略了成长在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80后""90后"的区别,而且"90后"的崛起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80后""90后"担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认识和掌握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并加以积极引导是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作者单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 后 后 新人类 性格特征 心理性格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一、“80后”“90后”概念的提出及其心理性格特征形成背景分析“80后”这个概念最早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是对中国文坛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作家的统称。随着“80后”这个指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尤其是在网络上被高频率地转载和使用,它后来泛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夏兰;;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邓然;尹启华;邹唐喜;田泽霞;;“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调研[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唐献玲;张成飞;;代际分析80后大学生的群体精神状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9期
4 宋德孝;;中国“跨世纪的一代”与美国“愤怒的一代”之比较[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5 姜方炳;;对“80后”一代角色偏差问题的体认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薛雯;“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月桥;朱茹华;陈薇;王谦;吴凡;;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冲突分析——以杭州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2 李媛;;“80后”媒介形象分析[J];今传媒;2011年04期
3 周明宝;;社会转型期代际关系嬗变[J];长江论坛;2012年02期
4 唐玲;张鹏飞;;“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杨小明;鲁镇;;关于“80后”研究的综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孙萍;李嫦妮;;新形势下水利行业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广西教育;2011年33期
7 胡楠;;大学生礼仪教育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敏;;当代大学生着装审美与消费心理研究[J];市场论坛;2012年06期
9 卢亮;;我国企业员工对AWA的需求意愿[J];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10 甄月桥;钟承志;;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杭州为例[J];学理论;2011年2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晓;高校学生会的德育功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邓立海;“80后”油画创作的价值取向解析[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亚南;“80”后中学教师教学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君;80、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邱婷婷;从框架理论的视角研究“80后”媒介形象的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晓艳;当代中国“80后”亚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玲;朋辈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成;吉林省报考军校生人格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高敏哲;对80后社会角色担当问题的思考[D];山西大学;2011年
10 高萍;80后个性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凤梅;大学二、三年级学生人格特质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3 易锦;;“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晨晖;;构建网络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2期
5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6 杨贵英;张涛;宋丽娟;游向宇;宋杨;唐平;;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7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年35期
8 马晓风;刘晓萍;;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J];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9 王碧英,高日光,凌文辁;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年03期
10 周爱云;;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德育教育[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翠英;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孟祥乐;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年02期
2 黄红叶;;浅谈单亲家庭职校生的教育对策[J];成功(教育);2009年12期
3 于鹏;贾微;;雏鹰展翅 真诚护航——关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J];信息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4 高佳琪;;90后与00后心理状态和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俊斌;;新形势下班级环境建设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2期
6 程振华;;论未入编青年教师职业成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7 连灵;;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澍;;教师性格对教学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年04期
9 臧传鹏;刘佳;张晶;;基于“90后人格特征”的教师“有效教育能力”探寻[J];教育探究;2010年01期
10 张宏;;90后艺术类职校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德厚;;大中学校班主任的最佳性格特征和最必需的基本能力调查[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张占根;齐淑芬;李杰;赫子瑞;孙华君;郭学东;吕春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杨敏;;杭州地区3—7岁儿童家庭教育与性格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康春荣;;教师性格与学生心理健康[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戴昭;;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黄秀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素质刍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白新慧;;中学生个性发展中的性格障碍及处理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王国宁;刘英华;李璐;潘淑君;;宁夏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万晶晶;方晓义;黄丽娜;夏翠翠;;性格匹配、性格喜欢与青少年期母子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郜莉琼;;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钟毅;因势利导 为成功匹配气质[N];健康报;2007年
2 王进洲;善待每一位学生[N];甘肃日报;2007年
3 钟能文;校长管理的性格冲突与解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乔兰;徐本禹能坚持多久[N];人民日报;2005年
5 马丽娜;个性是教育的灵魂[N];长治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孟知行;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需“补课”[N];解放日报;2006年
7 ;家庭教育:在试错中艰难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明言;“挑刺礼”送得好[N];鞍山日报 ;2008年
9 王晓蕾;中西方教育观之比较[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
10 孝昌县东城中学 黄国初 管胜江;多给学生“戴高帽”[N];孝感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波;农村彝汉中学生性格特征及其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的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欣欣;80后90后大学生择偶偏好问卷编制及其择偶偏好现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尹慧;影响蒙古族初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格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乐野;独立的声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蓉;现代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爱军;独生子女教师角色适应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牛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富洪;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及社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20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2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