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本文关键词: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文化 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 主观特征 客观标准 建设路径
【摘要】:校本文化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校本文化建设的主观特征与客观标准是校本性。校本文化的建设,学校可以凭借其特有的理念、精神、体制、机制、制度,独特的地理、地貌,独特的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特有的人物及人物故事,特有的建筑、特有的文物以及专业特色等特有资源构建校本文化。也可以将某个项目、某种文化或某种文化活动做到极致。
【作者单位】: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
【关键词】: 校本文化 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 主观特征 客观标准 建设路径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b/2011/01/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校本文化”从“校本”一词引申而来。“校本”英文为school-based,意指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有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校本研究等术语。借助于“校本”一词,出现了“校本文化”这一概念。校本文化研究在中小学开展得较多,但未能形成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高校以“校本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焦明;;校本文化内涵解析与培育途径探讨[J];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2 杨超有;;论“校本”情境下的学校文化重建[J];教学与管理;2006年21期
3 王晋;;学校文化的社会学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8期
4 尤建国;;论校本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年35期
5 高庆;;高职特色校本文化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32期
6 黄凤来;;构建校本文化体系的基本模式[J];黑河教育;2010年01期
7 孙稼麟;追问校本文化之“本”[J];上海教育;2004年13期
8 倪筱荣;;“校本文化资源”概念辨析及其开发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9期
9 倪筱荣;杨兴华;张涛;;以行业杰出人物精神为核心 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3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湘舸;吴太贵;;大学德育的文化支点:从校园文化到社会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刚;;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3 唐华生;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涂元玲;;实施多主体校园文化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黄军;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谢稷光;;校园物质文化对网络信息的适应[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8 曾贵;;中西方比较视角下的文化本质探讨[J];创新;2011年01期
9 沈鹏;;校友示范:大学生学校认同的新路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李焦明;;校本文化内涵解析与培育途径探讨[J];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军;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杜亚丽;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光明;造船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年
2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巍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黄洪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凤丽;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学校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小利;基于学校精神重建的民族地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林斌;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永舒;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影响因素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9 赵红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庆;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长秋,刘泽民;清除外来文化垃圾 塑造中国当代文明[J];武陵学刊;1997年04期
2 倪筱荣;;构建以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5期
3 侯长林;周鸿;;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4 丁伟红;;“校本”的内涵与要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5 王晋;;教育仪式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6 尤建国;;论校本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年35期
7 高庆;;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18期
8 王强;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非对称性[J];人文杂志;1998年04期
9 孙稼麟;追问校本文化之“本”[J];上海教育;2004年13期
10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文;;学校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中外比较的视角[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协助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内容[J];青春期健康;2009年04期
3 卢惠余;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2年20期
4 王蕾;陈开斌;;文化的教育与教育的文化——惠州市校园文化巡礼[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6年23期
5 刘一;姚文忠;;论校园文化建设[J];生活教育;2007年09期
6 张红昌;;校园文化: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30期
7 柏永健;求解校园文化建设最大值[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09期
8 徐晓春;;文化立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2期
9 蒋结才;;教育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范永丽;;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龙头[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生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和谐文明校园[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胡英林;;育人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统一[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孙德升;林丽丽;;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再探讨——以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为背景[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汤芬;;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李庆忠;;文化立校[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长荣;;用SIS经营学校文化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戴卫国;;崇尚科学,依法治校,构筑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坚固阵地[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9 钟燕;;中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杨子权;;增强学校发展力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芝娟;推进我市校园文化建设科学跨越发展[N];郴州日报;2009年
2 陈彪;浅谈校园文化建设[N];北海日报;2009年
3 陈卫国 上犹县政协主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氛围[N];光华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辛成;校园文化建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N];铜川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益众 通讯员 刘磊;加强以感恩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文明创建步伐[N];黄冈日报;2010年
7 丁炎国(安徽机电学院);浅谈校园文化建设[N];安徽日报;2000年
8 张扬;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论坛在黔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本报通讯员 朱益坤 本报记者 凌浩;精心铸造教育之魂[N];安庆日报;2010年
10 记者王悦;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观摩活动举行[N];铜川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6 邵兴江;学校建筑研究: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大伟;新课程改革下学校文化的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宏伟;论企业子弟学校学校文化的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志启;新世纪学校文化的使命和发展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静文;“微笑行动”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艳玲;构建安全学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月娥;学校招贴画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海燕;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芳;伦理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4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2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