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教师的理论自觉

发布时间:2017-09-10 23:24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的理论自觉


  更多相关文章: 理论自觉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的理论自觉即教师对自我作为理论主体存在的自觉,它意味着教师以一种独立思想精神和批判态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事件有意识地追问与反思,以寻求对日常教育现象、问题的澄清与解蔽。理论自觉是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能够以变革主体参与变革推进以改革在实践层面真正发生的需要,也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理论自觉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JNUZY201108) 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工作者所创设的教育理论指导、规范教师的实践还是用教师自身所创生的实践理论去促进其专业发展成为近年来学界与实践领域关注与讨论的热点。随着这两种路径主张的争论愈演愈烈,学界和中小学教师们发现自己越来越深深地陷入到“理论与实践张力”中。一方面,中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荣;理性与生活的变奏——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当代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晚林;论牟宗三的哲学进路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张仕颖;论康德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炎冰,宋子良;科学划界标准的历史源流与价值评估[J];大自然探索;1997年01期

6 赵晓芳,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的生存论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罗骞,蒋超英;康德“自在之物”辨正——兼谈对康德哲学阅读范式的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魏敦友;;再评“法律信仰”——向许章润先生汉语法学的进言[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洪克强,肖娜;“纯粹自由”何以可能?——从“三大批判”看康德自由理论的逻辑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郁振华;西方认识论与现代性关系之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4 汪帮琼;萨特本体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袁建新;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红娟;对当代“无思”状态的反思[D];复旦大学;2004年

8 卜祥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9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3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秋霞;本质主义及其祛魅历程[D];郑州大学;2003年

5 覃江;安般念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杜克华;三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贾媛媛;认识活动中的审美根基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牛菲;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曾玮;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李允;;理想化、文本化、指令化:新课程教师培训低效的综合症[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4 郭法奇;;论教育观念转变中的“观念传授”现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5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 李润洲;;实践逻辑: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徐继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8 杨明全;反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9 李志厚;西方国家教师学习研究动态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2 熊丙奇;;2009,教育改革元年?[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3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4 蓝舍;;2011年教育蓝皮书提出——我国教育改革正待破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年03期

5 ;心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6 潘璐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7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8 简忧;;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几大热点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6期

9 许新海;;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中前行[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10 ;教育经纬[J];中关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玉萍;教育改革中的“三问”[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舟曲县坪定九年制学校 郭炜;教育改革之我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符信;广东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孙传海 通讯员 杜俊龙;中旗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步伐[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5 ;关于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垠;知名人士建言教育改革[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袁岳;教育改革思路应有多方案[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笑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改革教育管理部门[N];南方周末;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振凯;教育改革问计于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教育改革开局:规划或年中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7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27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