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6:31

  本文关键词: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远程教育 数字化学习 服务 认证 标准


【摘要】:自1999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实施以来,教育部已批准了68所试点院校,现代远程教育初具规模。试点学校开发了大量的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展学习支持服务,保证了试点的顺利开展。为提高支持服务的水平,有关部门对服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评估,促进了服务的开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社会认可度、评审标准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认证是一种新的、与传统的评估不同的教育评价方式,已经被国际上很多国家应用于数字化学习领域,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和实际做法对我国开展数字化学习服务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可行的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指标体系,通过对学习服务的认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维护数字化学习者的利益,推进数字化学习服务的发展。 本文在远程教育理论和服务管理思想基础上,在认证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大陆、台湾、欧洲、英国、美国等开展的数字化学习评估或认证的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针对国内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的实践,依据科学评判,重点突出,方向明确,从易到难,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等原则,从学习者支持、教学者支持、课程、教学过程、技术、评价与改进六个维度对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服务认证指标体系。本研究依据所构建的服务认证指标体系,对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了试认证,初步检验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试认证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一个含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40项三级指标的服务认证指标体系。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数字化学习 服务 认证 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34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引言10-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12-13
  • 1.2.1 研究内容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研究步骤与流程13-15
  • 1.3.1 研究步骤13-14
  • 1.3.2 研究流程14-15
  • 2 理论基础15-25
  • 2.1 相关概念15-22
  • 2.1.1 认证相关概念15-18
  • 2.1.2 服务相关概念18-20
  • 2.1.3 数字化学习服务20-22
  • 2.2 远程教育学习的理论22-25
  • 2.2.1 成人学习理论22
  • 2.2.2 自主学习理论22-23
  • 2.2.3 合作学习理论23
  • 2.2.4 远程教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23-25
  • 3 国内外数字化学习服务评价25-35
  • 3.1 国内数字化学习服务评价现状25-29
  • 3.1.1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学习服务的功能25
  • 3.1.2 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学习服务的评价25-29
  • 3.2. 台湾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29-31
  • 3.3 欧洲数字化学习认证31-33
  • 3.4 美国数字化学习认证33
  • 3.5 英国数字化学习认证33-35
  • 4 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标准体系的制定35-47
  • 4.1 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的定位35
  • 4.2 认证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35-37
  • 4.2.1 科学性原则35
  • 4.2.2 重点突出原则35-36
  • 4.2.3 导向性原则36
  • 4.2.4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36
  • 4.2.5 发展性原则36-37
  • 4.3 建立认证指标的步骤37-39
  • 4.4 认证标准的设计39-47
  • 4.3.1 认证指标结构设计40-41
  • 4.3.2 认证指标选项的确定41-44
  • 4.3.3 认证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44-47
  • 5 高校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服务认证指标的修改与验证47-78
  • 5.1 服务认证指标的试用47-48
  • 5.2 实施阶段48-70
  • 5.3 试认证过程的分析70-76
  • 5.3.1 学习者支持维度71-74
  • 5.3.2 教学者支持维度74
  • 5.3.3 课程维度74-75
  • 5.3.4 教学过程维度75-76
  • 5.3.5 技术维度76
  • 5.3.6 评价与改进维度76
  • 5.4 修改阶段76-78
  • 6 总结与展望78-80
  • 6.1 总结78
  • 6.2 特色与创新78
  • 6.3 不足与展望78-79
  • 6.4 结语79-80
  • 参考文献80-82
  • 附录82-88
  • 作者简介88-90
  • 学位论文数据集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谢艳阳;;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2期

3 周蔚;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一项针对学习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4 李慧丽;杨光灿;;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基于中国期刊网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5 董艳,黄荣怀,李晓明,申瑞民;《网络课程课件质量认证标准》的研制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陈肃;;继续教育发展与数字化学习的若干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张昱;;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凤龙;“学习支持服务”概念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2001年04期

9 陈庚;;资源与服务质量认证是促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有效途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张会杰,聂钢;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标准的研究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达龙;我国开展质量认证和采用国际标准工作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会兰;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张海波;我国普通高校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8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38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