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户对技术产品的接受度研究:师生群体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本文关键词:教育用户对技术产品的接受度研究:师生群体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整合 数字土著 千禧年学习者 数字移民 技术接受度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任何一种技术所具有的作用都取决于其使用者的接纳与有效应用,教育技术也同样如此。教育用户,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对技术的接纳,以及在教学中对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发挥技术在教育中变革作用的基础。千禧年的学习者是所谓"数字土著"的一代,他们拥有新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为了使技术应用于课堂更好地为数字时代的学生服务,本研究试图了解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以及二者在技术接受度方面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在上海与浙江地区采集了教师和学生数据。研究结果呈现了两个群体在课内外使用技术的差异情况以及他们对于课内外技术支持学习的态度及期望,这些数据及访谈结果也展现了千禧年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为我们以符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整合 数字土著 千禧年学习者 数字移民 技术接受度
【基金】: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于个人数字终端的信息化创新应用研究:资源、服务及应用实例”(项目编号:NCET-11-0140)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以期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要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自2004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林;;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7期
2 余李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学周刊;2011年05期
3 石淑君;陈秀忠;;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6期
4 王海鹏;;浅谈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8期
5 刘艳;;高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6 赵军伟;;思想品德课乡土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2期
7 朱安平;;整合课,学科教师必须跨越的“三道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8期
8 郭隆如;;教育技术应用于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3期
9 潘芳;;韩国:以技术力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10 张昀;;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庆华;杨红武;;学科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开发、建设和应用调研结题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黄英勤;;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有机地结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周行满;;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金继红;刘彤;;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在学科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省歙县中学 范德生;信息技术整合的三要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余冠仕 李伦娥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王爱胜 ;我们离教育信息化有多远:只差30分钟![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江西省上高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 吴武林;教育支持平台以一敌三[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4 李茂 编译;澳大利亚破解教师难题[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周亚冰 王兆彬 武俊峰;东辽县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喜人[N];辽源日报;2006年
6 胡俊邋刘峻 马骏 包玉全 李学红;全面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能”[N];文汇报;2007年
7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因地制宜建网实现规模应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鼓楫扬帆正当时[N];黄冈日报;2006年
9 四川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四川达州市教科所 郑煜;教师培训关键在理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吴克春;分层推进 有的放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静昭;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学习文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江陆堂;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贯丛;长春地区物理学科网络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引发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苗玉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玉梅;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分析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文静;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蔡丽;新课改背景下西安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方安;论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朱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44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