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摘要】:纵观国内研究现状,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主要关注的是中学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还比较少,只是对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进行了总体性的探讨与分析,缺少实证性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对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与了解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现状,还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为致力于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心理基础。 为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400名本科生,回收问卷38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收问卷341份,有效率85.25%。其中,男生164,女生177,理科183,文科158,城镇104,农村237,独生子女101,非独生子女240,一年级113人,二年级58人,三年级93人,四年级77人。采用创新心理素质量表、SCL-90问卷进行施测。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得分不高。 (2)性别、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均没有显著影响;家庭来源仅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显著影响,城镇学生的创新意识水平要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年级仅对大学生的竞争心有显著影响,四年级学生的竞争心显著低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 (3)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 (4)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其它和总均分上没有显著影响;但性别对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都有显著影响,且都表现为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即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女生;专业和家庭来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各个因子都不存在显著影响;是否独生子女仅对心理健康的偏执因子有显著影响,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偏执;年级对躯体化、敌对、偏执、其它4个因子上有显著影响,且一年级学生在这4个因子得分上都是最低,即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5)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与心理健康总分和10个因子得分均存在比较显著的负相关,即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较显著的正相关。 (6)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得分上都显著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 (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能够显著预测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因子可以显著地预测其竞争心。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4
- 第2章 文献综述14-27
- 2.1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研究综述14-20
-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20-24
- 2.3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24-27
- 第3章 研究过程及方法27-30
- 3.1 研究意义与目的27
- 3.2 研究假设27
- 3.3 研究过程及方法27-30
- 第4章 研究结果30-41
- 4.1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现状及特点30-32
-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特点32-37
- 4.3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现状特点37-41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41-46
- 5.1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讨论与分析41
- 5.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讨论与分析41-43
- 5.3 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43-44
- 5.4 结论44-46
- 第6章 教育建议与研究展望46-51
- 6.1 对教育的建议46-49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9
- 个人简历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3 朱琼瑶;创新素质的结构刍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澍心;;创新素质结构分析及其在现代人才结构中的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张庆守;创新素质结构剖析与创新教育目标体系建构[J];福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甘自恒;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创造性人格[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5期
7 陈文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8 刘连龙;西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9 陈嵘,秦竹,李平,赵宗翼,楚更五,杨玉芹,姚政,杨卫东,陈普,许秀峰;云南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10 苗暹;;创新心理形成不能超过实践第一的原则[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慧;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炳芳;大学生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靖宜;大学生社会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春娜;大学生完美主义、成就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邓慧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9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