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盘点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盘点与反思
【摘要】:近年来,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孕育、发展、深化三个阶段,研究内容包括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内涵、内容结构与评价指标、影响因素、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等诸多方面。研究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研究应进一步厘清基本概念,拓宽研究视域,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加强本土化研究。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工作生活质量 评价体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教学生活质量评价研究”(10YJC880085)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历程工作生活质量(QWL)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纵观国内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孕育期、发展期、深化期三个阶段。1.孕育阶段(2003年以前),即借鉴与学习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研究主要是译介国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征;;重庆市高校教师生活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少平;刘庆武;周勇;高金霞;李军;梁翔;胡志艳;朱孟辉;;郴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3 李少文,张荣;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教师生活质量与工作成绩的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贾海薇;郭凤兰;;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贾海薇,王文生,朱正威;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贾海薇;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舒晓燕;;高中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19期
8 邓高权;;论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及其提高[J];教学与管理;2010年30期
9 孙钰华;;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10 连莲;;论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自我提升[J];教育评论;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丽红;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黎华;中小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华;重庆市高校教师主观生活质量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毛作祥;YB县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钰华;;工作生活质量:追求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谢朝晖;赵楠;;高层次人才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光;邢伟杰;;试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的建立与运行[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4 孙泽厚;陈珊;;工作生活质量维度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9期
5 王向东;于丽娟;;浙江省大学教师可感生活质量满意度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5期
6 王若兰;;校园文化的组织与构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7 张成福;杨兴坤;;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综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隆华;;实验创新,内涵发展,建设优质精品学校——省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与实践探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9 杨兴坤;;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10 张荣;李惠萍;王维利;;医学院校教师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安;;秉承人文传统 营造特色文化——浅析江都市锦西中学学校文化建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苏丽;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贺菲;教学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李银星;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鹏;知识型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之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王th;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组织承诺的关联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颜蜜宸;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生活质量与职业挫折感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梅虹;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刘春艳;教师职后培训状况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庞建涛;农村初中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鹏举;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陆冬梅;从“知之”到“乐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代妮;论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D];江南大学;2010年
10 荆波;郑州市市级医院护士职业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钰华;;工作生活质量:追求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石林,冯蓓,林春梅,刘聪,Spector P.E.;大学教职员工的工作压力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卿涛;彭天宇;罗键;;企业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结构维度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向征;论西方管理人性观研究及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于静;吉林市教育工作者工作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孙泽厚;陈珊;;工作生活质量维度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孙丽;层次分析法在构建教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电大理工;2004年01期
8 赵守盈;;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结构的深层探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9 苗元江;;幸福感:指标与测量[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姜勇;;关于教师专业意识的研究——从角色隐喻看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 李培林 本文执笔人 张丽萍 审改 李培林;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海玲;企业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及其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赵积琼;新疆维汉初中教师职业压力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惠芬;研究生价值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燕;中学生有效参与生物课堂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德军;陆军基层军官职业倦怠问卷的编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范文卿;农村初中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敏芳;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关系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樊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基础综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群;“评价”的革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2 杨新新;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李怀强;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教学研究;2005年01期
4 王若懿;;评选三好学生需要更健全的评价体系——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德育处处长孙学策[J];教育;2006年19期
5 吕慧;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 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董冰泽;建立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孙钰华;;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8 余珊珊;;科学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慎言“心理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9 周玉龙;构建求真务实的学校德育评价体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素玲;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进瑞;;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张纯红;孙静;雷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A];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杨化冬;时勘;;学校改革对中国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CCCRE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组报告[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彭光辉;申伟华;唐晖;;体育技术课程多媒体CAI课件评价体系与标准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冯宝玉;;对校本培训评价的几点看法[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李润;;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 原;能力评价体系何时才能替代知识评价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关健 继舫 聂宇 映菘;津市创新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N];常德日报;2005年
3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晓强;“绩效”目标落实重在评价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红星小学 张雪萍;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初探[N];鞍山日报 ;2008年
5 本版编辑 陆炎 程忠 张卫玲 于文忠;如何看待课改后的评价体系?[N];中国体育报;2006年
6 边孟颖;评价体系不落实就会走回头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郝时明;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N];陕西日报;2006年
8 记者 宋全政;山东将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波;听证“三好生”存废 人人都投改革票[N];成都日报;2006年
10 尹晓华;为何取消评“三好”[N];四川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颖;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增武;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杨志勇;小学教师日常生活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超;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金俊佶;内蒙古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昱涵;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教学空间及其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陆如萍;丹尼尔森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会彦;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燕妮;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4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