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本文关键词: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
【摘要】: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切性改造与转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包括传统的现代化、外来的中国化、实践的理论化和范式的本土化。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原有)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实验并对其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推进和实现中国当代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基础、概念范畴、理论体系到建构方法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化 学科建设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何谓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一)本土化和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本土化(Localization),从语义上说,就是使外来的事物(思想、行为、制度、器物等)适应本土(本国、本民族)情形并成为本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本地事物为了迎接外来事物的冲击和挑战而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的过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唐静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熊和平,赵鹤龄;后现代批判视角我国近20年的教学过程本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丁邦平;;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基于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5 赵宁宁;;我是谁?——作为教学论学习者的困境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6 李保强,李如密;构建课堂教学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王玮;;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8 周林清;于素梅;杜晓红;毛振明;张庆新;;刍议“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非等同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李启迪;邵伟德;胡建华;;体育教学生成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10 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发展史研究的审视与评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吴云鹏;;论宋元明清积分制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吴亮奎;;课程与教学变革背景下老子哲学的教学论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仙伟;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中萍;中韩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比较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3 姜瑞云;大学生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施媛媛;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与对策[D];江南大学;2010年
6 黄敏;长春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玉峰;国际视野中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立场与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2 周洪宇;;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历史自觉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3 邓敏铭;;浅析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皮武;;文化视野中教学理论的本土诉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5 潘海燕;;关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策略的若干思考[J];教育导刊;2011年08期
6 王斌;;基于尖锐现实的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4期
7 曹现峰;;谈本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06期
8 李瑞;;合作学习本土化的问题探究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游学民;;全人教育的本土化诉求及实践对策[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10 曹正善;;教师专业发展本土化的反思之路[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夫尔;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需要“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 李绮娴邋李們 姚浩宇 编译;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取得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林玉蓉;英语教育也应突出本土化[N];光明日报;2004年
5 陈黎明 田刚;促农村教师本土化,湖南设立专项资金[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夏侯晓昱;教学实践紧锣密鼓[N];音乐周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启昌 李沙青;国际化思维 本土化行动 现代化目标[N];云南日报;2008年
8 张炳升;催生我国本土化教育学理论[N];光明日报;2007年
9 陈荣辉;服务海西求作为 科学发展上水平[N];三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光明;深圳人文教育与需求不相称[N];深圳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婧;本土化中国课程教学论建构方法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蓝孝帅;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4年
4 王秀静;山西近代高等学校建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蔡晓丽;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周彦;中西文化差异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比较性探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树雪;晚清留学教育与近代科学的本土化[D];山西大学;2003年
8 杨南昌;基于多元智能(MI)的个性化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莉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林;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3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