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教育的儒道融合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传统道德教育的儒道融合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老子》体现了老子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论语》所体现出的孔子的儒家德育思想则是对前者的借鉴与弘扬。由此来看,老子和孔子他们在做事时所追求的求真务实、力戒空谈,待人处事不偏不倚、立定中道,为人仁慈谦卑,处变不惊、贫贱不移等道德哲学思想多有相通之处,并对人们的道德教育、道德品质的形成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他们的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思想给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改革和德育改革以诸多的启示:首先,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德育改革应充分尊重和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传统,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上,不要将一种理论全盘否定或定于一尊,而应当秉持"中庸"立场;再次,在德育改革的内容结构上,应对作为道德基础与核心的"仁慈"这种传统美德加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孔子 老子 德育思想 道德哲学思想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儒家德育思想与学校德育改革研究”(CJF08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9;G521
【正文快照】: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伦理思想家,两位先贤堪称我国思想史上的“双子星座”。由《老子》和《论语》为佐证,两位大师开创了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先河,只不过他们俩采取的方式与途径不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效驷;试论西欧基督教文化的兴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王敬川;王艮“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三特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刘喜珍;西方道德意志观念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牛西平;;孔子义利观的真实意蕴及其现代启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碧;《周易》谦卦的哲学、伦理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4年01期
8 姜云,郭德君;形而上学刍议——中西形而上学之比较[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9 陈兴良;论意志自由及其刑法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5期
10 周兴茂;东西方中庸及其比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谭细龙;;政务公开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2 林玉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伦理思想及其矛盾困惑[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霁;诚信与中国患医关系的重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7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朱成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熙民;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的形上感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匡杨宏;海峡两岸中小学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超;里考纳品格教育思想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雅琴;荀子的人性论与人格教育心理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纯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调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家普;论义利观的重建与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戈士国;希腊哲学原始结构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3年
9 杨志华;普遍规定主义与偏好功利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全心;教师在学校德育中的理性自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江峰,林玲;论教育的竞争与应试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鹏山;;孔子是道德主义吗[J];名人传记(上半月);2011年09期
2 蒋曼;;浅析《论语》中的孝道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3 顾莉;;师范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从孔子德育论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年04期
5 史婷婷;;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解读[J];理论界;2011年08期
6 余世存;;当代中国的价值困境[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2期
7 段江丽;;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8 杨福林;;德与刑的抉择[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徐小峰;;苏格拉底和孔子伦理观中主体意识比较[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10 张雯雯;周文杰;;孔子孝道思想研究的四种维度及其启示[J];学周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海涛;;改革开放与职业道德[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伟涛;;中国道家的生命伦理思想[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3 邵永生;;《道德经》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对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下册[C];2007年
4 许建良;;庄子生命价值之轮——外物[A];伦理研究(生命伦理学卷·2007-2008)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春锦;共享老子“唯德大唯物主义”的智慧[N];农民日报;2009年
2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胡凡;孔子的学习精神与传统耻感文化[N];光明日报;2010年
3 熊春锦;共享老子“唯德大唯物主义”的智慧[N];农民日报;2009年
4 哲学所 张天行;朴实的志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5 乌裕尔;防人不如修己[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1年
6 秦海生;儒学思想的承继与批判[N];汉中日报;2005年
7 黑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北师大在读博士 李君明;跟孔子学道德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杨丹荷;我们为什么应该孝顺父母?[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骞叔;讲道德为了谁[N];人民日报;2006年
10 张立文;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2 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辛治洋;道德判断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楷;荀子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答浩;论孔子的修身之道[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王娟华;伦理的政治化与伦理的哲学化[D];河南大学;2005年
7 刘德贵;孔子君子理念对道德人格养成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8 曹峰旗;理性与情感[D];浙江大学;2002年
9 侯志峰;德性与规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艳;孔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3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