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个体、组织、社会与教育技术——Roger Kaufman教授访谈

发布时间:2017-09-22 15:42

  本文关键词:个体、组织、社会与教育技术——Roger Kaufman教授访谈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 绩效技术 绩效改进


【摘要】:罗杰.考夫曼(Roger Kaufman)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荣誉教授,Roger Kaufman Associates组织的负责人、墨西哥索诺拉(Sonora)理工学院的著名研究教授,他是公认的绩效技术专家,获得了美国专业心理学会的认证,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会员。考夫曼教授曾经担任国际绩效改善协会ISPI(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的主席,是该组织最著名的贡献者之一,他还获得了人们梦寐以求的杰出专业成就奖和终身会员称号。考夫曼教授作为顾问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丁美洲以及欧洲等地为各种公共和私人组织服务,他的工作重点在于从远景和社会的层次上来考虑问题。考夫曼在战略计划和需求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他已经在战略计划、绩效改进、管理和评估方面发表了39本专著和超过250篇文章。在这篇访谈中,罗杰.考夫曼分享了他关于战略计划、绩效改进等方面的知识。考夫曼博士描述了他的组织要素模型(Organizational ElementsModel)。他从社会、组织和个体三个层面上讨论了目标和战略计划的制定,一些关于战略计划常犯的错误,组织的成功要素,问题求解的模型,对学习评价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见解,以及与教育技术的联系。考夫曼博士也讲述了目前他在墨西哥索诺拉理工学院(Sono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以及一些对他产生影响的人物。
【作者单位】: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中心;江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
【关键词】教育技术 绩效技术 绩效改进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访谈者:考夫曼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既是公认的绩效技术专家,也是著名的教育技术专家,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看待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的?考夫曼:我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教育技术主要针对教育,而绩效技术针对所有的组织,包括教育。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都应用在各自的情境之中。访谈者: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外语教育技术”专题论坛启事[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3期

2 蓝塞;;教育技术西部论坛暨东、西部教育技术院长/系主任研讨会9月举行[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3 林格;;教育在教育之外[J];教育;2011年21期

4 孙静;;教育技术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5 苏显;陈捷;张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作用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6 尚磊;;教育技术在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1年19期

7 程凤敏;刘清利;;试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0期

8 毕忠宜;;加拿大教育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9 马金凤;马德俊;;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10 张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会生;强桂;;开放实验室的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教育技术开放实验室[A];2011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计算机科学》2011.7)[C];2011年

2 李超英;;加强个性化服务 创新教育资源建设[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马朝宏;教育技术是承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向前飞奔的一条铁轨[N];中国教师报;2009年

4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教育技术大检阅(上)[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王德权;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师素质的转变[N];贵州政协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寻求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王爱胜;追寻曾经的足迹 向着未来进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述;网络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涛;项目管理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课程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娟;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育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6 魏丹丹;教育技术资源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申恩林;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学改革支持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马青;信息化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红;采用绩效技术提高部队培训效益——高校教育技术与部队培训的结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0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