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课堂教学交往中的教师角色

发布时间:2017-09-23 05:19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交往中的教师角色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角色 课堂教学交往 学生发展


【摘要】:课堂教学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教学媒介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交往或沟通的教学活动。与一般的人际交往相比,课堂教学交往大多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课堂教学交往的目的、主体、机制和媒介来看,在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发展、管理学生和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角色。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师角色 课堂教学交往 学生发展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相应地,教师角色指教师在教育系统内的身份、地位、职责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由于生活在错综复杂的教育关系中,因此,教师拥有多种身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笔者仅从课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靳玉乐,尹弘飚;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声平;;幼儿园教学的现象学教育学审视[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王萍霞;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高校交往德育模式初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赵燕;交际教学法对“教师口语”教学的启示[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但汉礼;优化中小学师生教学关系的教师应然行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袁顶国;朱德全;;基于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论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6 宋丽萍;;交往与教学关系之探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彭虹斌;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教育交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谢海燕,傅敏;奥苏贝尔和罗杰斯有关意义学习理论的比较与启示[J];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吴小明;;高校教学理念的更新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张韵;交往教学的课堂应用——生生交往的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川;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交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乔慧欣;高中化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绪永;思想政治课与道德社会化[D];苏州大学;2009年

5 穆晶;“学思维”活动课对初中生同伴互动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升月;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本科课堂师生精神互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霆;基于Moodle平台职业高中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在线教学交互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栾瑞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谭琳;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的阻抗与转化思路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瞿波;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蔚;论教学交往活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7期

2 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3 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4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5 朱佩荣;;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生;也谈“教师角色”[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2 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3 缪丽萍;基于贝罗模式对新世纪教师角色的分析[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4 周青山;对教师角色的新解读[J];教育探索;2003年06期

5 陆清华;教师新喻[J];教育文汇;2004年11期

6 刘慧芳;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红梅,冯文全;略论新形势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路珂;;新课改下教师角色问题新探[J];文学教育(上);2009年08期

9 鲍玉琴;再谈教师角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10 王本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J];校长阅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开荣;杨杰;付羽;;试论传统教育向远程教育转变的几个问题——教师角色、教育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云;;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廷萍;周翔;;论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6 张平;;对学校心理咨询教师角色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任盈畅;;孔子的教师角色思想新探[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远县城关中学 马一儒;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化[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2 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现代化要求教师角色重新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吴起县第一中学 刘冬芸;浅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N];延安日报;2010年

4 郑新蓉;清醒认识今天的教师角色与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邹淑华;浅谈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莱芜日报;2009年

6 海口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康乔;民办校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毕翠霞 邹宗保;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淄博日报;2008年

8 陕西省绥德中学 薛振和;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学知报;2010年

9 欧阳曙红;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九江日报;2010年

10 主持人 程熳;不求人人升学 但求人人成才[N];黄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占宝;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年

2 周瑜;信息社会教师角色定位与构建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邱元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蒋洁;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师角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丹绮;生命视野中的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7 赵进;教师角色多样化及其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费英;以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为支点促进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型[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沈伟;我国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角色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祥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03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3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