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子女 学校社会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发展 单亲家庭学生 健康危机 亲子关系 完整家庭 健康成长 家庭破裂
【摘要】:正家,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单亲家庭。虽然,单亲家庭不一定是问题家庭,但是,单亲家庭本身所面临的生活问题与压力较一般双
【作者单位】: 贵州遵义师范学院;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子女 学校社会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发展 单亲家庭学生 健康危机 亲子关系 完整家庭 健康成长 家庭破裂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家,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单亲家庭。虽然,单亲家庭不一定是问题家庭,但是,单亲家庭本身所面临的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婵;社会学视野下的单亲家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员丽萍;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培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建勋,黄建军,毛富强;父母离异子女精神卫生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芸;析培养道德情感的心理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卓;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4 宋允清,彭金洲;在术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许斌;试论新体育课程的交往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6 唐瑞民;;跨栏技术教学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与教学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7 李丽;从马斯洛需要理论看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梁建军;;化学史教学在学生理解知识结构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向晓红,成舒,李荣佳,廖云;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互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祝素月;孟晓俊;;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静然;;会计学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5 滕晓青;李浩;;学生课外阅读成果交流会:指导课外阅读的好方法[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6 周张尧;;台州市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雪珊;;研究的科学 科学的研究——浅谈高师音乐教学法课中的研究性学习[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6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全清;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希斌;私立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及其生活学习环境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4 万茹;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体系建构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段裴;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自我调控和干预[D];河北大学;2001年
6 张廷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黄卓瑶;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海乾;论合作教学与学生差异资源的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宏,傅荣;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与心理健康标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齐麟;论单亲家庭[J];人口学刊;2000年06期
5 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98年02期
6 戴斌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李晶,潘红娜,刘根义,陈莉,高翠;家庭因素对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年04期
8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9 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2期
10 纪桂萍;破裂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心理学动态;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雯婷;;关于如何引导特殊学生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秀勤;杨丽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兴华;;为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营造快乐人生——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俊秀;;新课改下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丁远声;;单亲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孟馥;梅竹;孙丽歆;刘古亮;;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欧阳天凌;安和平;;Fuzzy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评估中的应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林燕英邋实习生 黄丽娟;六大问题亟待解决[N];中山日报;2007年
2 记者 文远竹 通讯员 刘国贤;贫困学生有望全部免费读小学初中[N];广州日报;2006年
3 共青团营口市委员会 胡伟;关于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建议[N];营口日报;2007年
4 慈溪记者站 卢萌卿邋通讯员 俞士强;慈溪8000农村娃上学不花钱[N];宁波日报;2007年
5 ;行动·2007(三)[N];中国教师报;2007年
6 郝晓青;倾听孩子的心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记者 张景华 吴春燕;广东城镇困难家庭子女上学不再难[N];光明日报;2006年
8 张江;温岭弹奏教育和谐之音[N];台州日报;2007年
9 胡万龙;师资要跟上 经费须保障 政策得落实[N];农民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苏婷 符德新;班主任,,在变与不变中守护爱[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立然;我国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冬名;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雅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教育问题与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兴昀;学校社会工作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志钢;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雯洁;单亲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归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葛爱荣;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的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8 田恬;打工子弟中学生地域身份认同研究及学校社会工作的干预[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娟;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途径及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纪辉;关于小学阶段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3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