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学习成效性别差异的统计分析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02 14:16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学习成效性别差异的统计分析与对策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学习 学习成效 性别差异 统计分析 对策探讨


【摘要】:网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成效也备受关注。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表明,女生的网络学习成效明显好于男生,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该专业传统学习成效的性别差异相反。这是网络学习过程中,男生智力优势难以发挥,女生认知心理影响、学习策略突出造成的。要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成效,必须综合考虑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使男女生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做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自主建构与支持服务相结合,自我调控与情境交互相协调。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关键词】网络学习 学习成效 性别差异 统计分析 对策探讨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课题“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网络师生交往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11Y19)
【分类号】:G434;TP3-4
【正文快照】: 网络学习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手段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全新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1]学界对网络学习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字娟;李爽;;网络学习者特征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郭云娥;;学习策略中的性别差异因素分析以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6期

3 岳俊芳;陈义勤;;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水平调查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8期

4 黄天慧;郑勤华;;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5 张家华;张剑平;;网络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LICE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曹军;;初探网络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运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8 姚本先,陶龙泽;大学生学业成就的性别差异研究[J];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9 强海燕;自信心的性别差异与女生的教育[J];教育评论;1999年02期

10 郭玲玲;;网络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山东电大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盛峰;;“训导-自主”——安徽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观层面主导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华建新;;影响网上自主学习效率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陈红云;;远程教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王玲;谢艳阳;;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李海艳;袁诺;;学习化社会思想及其对电大发展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赵海永;史李梅;于杰美;孙伟伟;赵金玲;;大学英语测试中单项技能的性别差异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张得龙;;论我国图书馆学远程教育的历史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蔡玉梅,杨维群;现代病理学教学纵谈[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巫荷才;基于流媒体的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李伟;刘凤田;刘玉兰;;流媒体技术在远程网络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志生;时锦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刘志敏;;电大“市场营销学"网络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王秀萍;;浅析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考核改革——电算化会计课程网络化全面性形成性考核的实施与评价[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杰;广西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邵锦秀;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琨;远程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方春香;基于多媒体光盘自主学习与面授结合的开放英语教学模式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剑平;MPDC教、学、创一体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永嘉;电大开放教育办证流程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丽莹;网络远程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熊雯;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雪妍;基于Web数据挖掘在个性化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男性在外语学习中的劣势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佟丽君,曲丽娜;成人学习动机理论述评[J];成人教育;1997年04期

3 孙朝霞;经验——成人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4 Patrick J.Fahy,Laurel Archer,肖俊洪;在线学习者特征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1期

5 林阳;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新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1期

6 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7 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8 刘莉;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远程教育专家访谈录[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9 纪河;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5期

10 张信军;浅议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昭君;影响网络学习成效关键因素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红艳;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者学习绩效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应小平;浅析远程学历教育模式下影响电子化学习绩效的关键因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华,Wing Au,Murray Oswald,郭玲;网上语言学习与性别差异[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2 李丽;叶晓珍;;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调研与反思[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11期

3 邓霞;;统计方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8期

4 张谦;我国港澳台地区中小学网络学习的进展与推进政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谢丽;陈伟杰;李念;;学习动机:网络学习“驱动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6 孔繁博;王书慧;冯健欣;;网络课程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7期

7 郭雪莉;;中学生网络学习心理调查[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8 林郁;;博客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9 刘凤娟;;试论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网络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7期

10 叶敏;;网络学习诸因素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陶晓丽;谢超香;孙晓青;陶维东;;初中学生人格类型对心理旋转能力性别差异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韦耀阳;;中学教师SCL-90信效度检验[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曹立人;邱宏;;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现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林英;洪瑾;;一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分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马喜亭;;第五、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的统计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高梅花;;基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网络学习引发新教育风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萨日娜;简单:网络学习新主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龙云;在作业中感受学习的快乐[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张铁铮;奥运期间,考研学生选择网络学习人数增加[N];科技日报;2008年

5 雅文;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N];金融时报;2003年

6 四川省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李国兰;网络学习 关键何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7 程岗;美国不再限制男女分班教学[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齐柳明;别让贫困孩子输在起点[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冯永亮 邓少东;姚伟文的“教改经”[N];中国教师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徐虹 实习生 岳川;男孩需要拯救吗[N];四川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亮;青少年早期的同伴侵害:发展轨迹、相关因素及性别差异[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志伟;通用网络学习行为统计分析模块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玲玲;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爱霞;网络学习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60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0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