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EP对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MEP对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启示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从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三个不同层面分析问题所在。然后,介绍美国的流动教育计划(MEP),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其对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借鉴之处。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关键词】: MEP 农民工子女 教育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发展,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凸显出来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数量约为2.6亿人,比2000年增加1.17亿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人炳;;美国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李晓燕;;从边缘化走向公正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顾倩;;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张航;;美国解决外来人口和乡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作法及启示[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绘;郭菲;;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问题及应对措施[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2 吴雪娅;杜永红;;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机会均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6期
3 许松芽;;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郭建华;;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因与对策——以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周鹏;;由“救济”转变为“服务”——农民工子女文化融合教育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陈伟风;;城市学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年S1期
7 周国华;翁启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文献研究述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5期
8 程福蒙;柯洪霞;;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06年08期
9 张绘;;美国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6期
10 崔丽娟;丁沁南;程亮;;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艳萍;城市流动儿童学业压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美玲;福州市初中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人格特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静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倩倩;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的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栾美薇;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现状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林丽凤;农民工随迁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陈婷;城市中农村流动青少年的情感社会化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茆怡娟;初中阶段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交往状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莫纪宏;;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3年00期
2 张铁道;社会人口流动呼唤接纳性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1期
3 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年01期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张利萍;;战后美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周晶;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J];学术探索;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洪冬梅;当代社会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论[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廖兴;基于正义论的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伦理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维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之破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1期
2 王博;;长沙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J];人权;2006年02期
3 罗阳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J];上海教育;2008年05期
4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J];吉林政报;2004年08期
5 陈曦;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03年05期
6 闵良臣;;民工子女与“同城待遇”[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年08期
7 晓英;;关爱“流动的花朵”——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访省人大代表高海燕[J];吉林人大;2009年01期
8 ;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3期
9 ;北京将取消农民工子女借读费[J];农民科技培训;2004年09期
10 ;流入地: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J];致富天地;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邹农俭;;制度建设:应对农民工问题——昆山市接纳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含宇;农民工子女可参加流入地中考[N];福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林仙久;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N];湄洲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冰 李开宇;长春开启绿色通道[N];吉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宋姣;农民工子女上学咋那么难[N];四川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涛邋孙阎河 本报通讯员 刘小雨;为了让笑容在孩子脸上绽放[N];焦作日报;2008年
6 朱海华;农民工子女就学--有人欢喜,,有人愁[N];福建日报;2004年
7 记者 刘凌 通讯员 高耀辉;长沙市区3万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N];湖南日报;2006年
8 柳延涛 记者 孙昊;齐齐哈尔5000农民工子女圆上学梦[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杨绣文;同在蓝天下成长[N];柳州日报;2008年
10 李洪涛;建立农民工子女入学随来随入机制[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徐兴旺;教育行政权行使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刘攀峰;杜仲MEP途径系列基因全长cDNA分离鉴定及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8 李恒;萜类化合物MEP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和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振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类型初中就学情况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鲁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顾倩;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栾美薇;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现状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9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5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