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涯发展:专业化、职业化、生命化的辩证运动
本文关键词:教师生涯发展:专业化、职业化、生命化的辩证运动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生涯发展 专业化 职业化 生命化 生成论
【摘要】:当前将教师发展的根本问题定位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流认识,在认识论上透露出来的是颠倒了的教师与教师职业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价值论上反映出来的是对教师作为人的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忽视。基于生成论的立场和生成教育的观点,在教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应该树立教师生命的文化生成的基本理念,坚持教师专业化、职业化、生命化发展辩证运动的核心取向,依循"多层耦合、多维一体"的发展机制,帮助教师实现可持续的生涯发展。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关键词】: 教师生涯发展 专业化 职业化 生命化 生成论
【基金】: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52WU11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880044) 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粤财教2010343)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的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当前关于教师教育与发展领域的主流认识。国内相关的政策规划、理论探索与实践变革,几乎皆基于此而展开。然而,从当前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整体状况看,关于教师教育与发展的这一基本理解和认识取向,在理论上是存在着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广君;教学存在的建构交往观:内涵·特征·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楼世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职业化进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勖;谈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的“职业化”问题[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孙元涛,赵明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经验与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徐来群;;一块金币的两面: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何时休——兼论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的专业性[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杨四耕;教学理解与人文化成——教学诠释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杨甜甜;;从生命教育的视角解读教育目的[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8期
6 朱新卓;;人性灵:教育的人性论——解读涂又光教育思想之人性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吴丽华,冯雅菲;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施永红,祝水富;职业化——高校专职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10 黄甫全;;关于专业发展学校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9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晓明;平凉地区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董昕;论教育善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玉静;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云飞;教育中质的研究方法运用评析[D];河南大学;2003年
6 张棉;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7 于建川;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四根;从“教学认识论”到“教学诠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正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动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红;柔性管理在高中生道德人格构建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2 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年08期
3 李yN;;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铁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途径解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5期
2 周鸿敏;王涵平;;论班主任专业化素质及其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张亮;;在研修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探索;2006年06期
4 秦克铸;庞云凤;;我国教师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年09期
5 黄正平;;试论班主任专业化及其制度保障[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高丽萍;;从《学记》看教师专业化发展[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马凤岐;;教育的民主管理及其悖论[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11期
8 皮华英;;执法主体心理健康的困惑与思考[J];政法学刊;2008年03期
9 王锋;;教育电视:专业化与大众化的二维统一[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10 王岩;;浅议班主任专业化观念的形成阻力[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2 鲁克成;罗慧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目标与规格[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桑志芹;;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人员的培训与专业成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邓如陵;;坚持教育创新,走专业化之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房素兰;;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向宏茂;邓传选;魏高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余雯君;齐建新;;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季苹;;美国校长培训新课程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吴增强;;我国发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面临的挑战与应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效仪;;对公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问题的探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翟帆;心理健康教育亟待“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王瑞清;班主任需要专业化[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3 檀传宝;专业化:强化德育实效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何连弟;教育督导专业化亟待加强[N];文汇报;2002年
5 崔俊;沈阳培训千名家长学校教师[N];沈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鲍东明;校长走向职业化or走向专业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张河清;专业学习与教师素养[N];甘肃日报;2007年
8 洪敏;为什么校长不上课就得“下课”?[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9 陈光前;在教育实践中催生教师“拔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褚宏启;宏观管理:提高培训效益的良药[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时伟;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厚勰;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陈琳;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丽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自主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魏良庭;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新文;论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士江;学校心理辅导师资的专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建军;试论我国教师专业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晓芳;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实践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雪峰;基于发展性评价理论的教师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傅桂花;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84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8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