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家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牡丹江市4所小学4~6年级1 35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3%,男生为20.3%,女生为18.6%;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攻击性行为、思维问题、内向性问题和行为总分分别为(2.50±2.89)、(3.73±3.96)、(2.54±2.81)、(4.31±4.73)、(2.17±3.00)、(8.34±8.15)和(22.03±20.07)分,与国内人群评价结果比较得分较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温暖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父亲惩罚、干涉、偏爱、拒绝、过保护和母亲过保护、拒绝、惩罚、偏爱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母亲拒绝(β=0.206)、生活事件数(β=0.195)、与父母关系(β=0.133)、父亲过保护(β=0.124)、独生子女(β=0.083)与小学生行为问题关系密切,能影响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环境对降低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小学生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因素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2009A762)
【分类号】:G444;G78
【正文快照】: 儿童行为问题(children behavior disorders,CBD)是指在童年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常常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影响学习甚至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行为均产生不良影响[2]。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2 兰燕灵,张海燕,徐红兵,李萍,肖静玲;广西部分城乡儿童心理卫生状况比较研究[J];广西医学;2005年05期
3 ;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1期
4 杨鲁静 ,徐勇 ,李学来;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1期
5 高茗,陶芳标,张金霞,王敏,江涛,吴汉荣;少年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学校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9期
6 汝骅;;中小学生及家长营养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1期
7 冯晓黎;梅松丽;李晶华;孙彩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11期
8 苏林雁,,李雪荣,万国斌,杨志伟,罗学荣;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湖南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9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铭怡,姚萍,李丽敏;父母的信念对其子女信念影响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2 王贺茹;金春华;张建娜;宋文红;;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北京医学;2011年01期
3 刘宝花,黄悦勤,王燕玲,张桂芝,王玉凤;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4 李祚山,唐加祥,赵楠;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龚素英;黄爱华;伍建红;;父母教养方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9期
6 王春霞;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的研究[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S1期
7 辛方兴;王家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1期
8 陈丹群;;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学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鹏程;高和平;蹇开富;崔建平;;羌汉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对比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何耐灵,朱明,张琴芳,宋润芳;通州市农村2~3岁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2 乔晓红;俞建;高鸿云;;性早熟女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调查[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文武;王晓笳;胡珍玉;;宁波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调查[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瑛秋;青春发育突增期(高峰年龄)不同发育类型学生体质特征及健康促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高雪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方式以及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的关联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3 许碧云;结构方程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4 钱英;学龄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的引进及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D];北京大学;2008年
5 张朝辉;躯体化障碍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孔庆胜;济宁市青春中前期青少年心理行为、个性特征发育的双生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蒙衡;中德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傅一笑;基于双生子的儿童个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过五种感觉通道的交流现象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潘辰;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修订及流行病学调查[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颖;苏州市小学生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金晓婧;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邓楠楠;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倩岚;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颖;鄂州市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8 郭振娟;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9 邢玉凤;初中学生品德发展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红平,刘筱娴;儿童行为问题[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年02期
2 ;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1期
3 唐慧琴;忻仁娥;林霞凤;;全国22省市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之二——4727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1993年01期
4 余毅震,胡虞志,王玉玲,尹玉娥;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2期
5 谭英,崔伊薇,胡虞志;儿童行为问题与早期家庭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1期
6 江芸,李庆天;南京市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3期
7 施学忠,吴敏,陈姜,邓广峗;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2期
8 杨莲清;中小学生家庭管教状况与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年02期
9 刘宁,陈锡宽,闻增玉,高尔生,周本成,周小萍,武俊青;上海核心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2期
10 霍金芝;家庭环境与个性发展[J];中国公共卫生;199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玲;刘晓玲;李晓峰;;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6年06期
2 刘早玲;莫合德斯;古丽拜克热木;;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7期
3 张燕;杨楹;翟静;王刚;刘金同;;小学生行为问题早期干预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4 黄中华;;小学生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5 徐晓莉;贾p
本文编号:984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8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