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农村教师文化重建:从技术取向走向合作交流

发布时间:2018-09-07 11:55
【摘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培育教师良好的合作交流意识,构建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目前农村教师的合作交流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孤立保守和技术取向的教师文化特征。重建合作开放的农村教师专业文化的策略包括:以多样化和差异性的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发挥教师个人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培育教师群体共有的信念以及建立持续有效的动力机制等。
[Abstract]: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 good sense of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pen and cooperative teacher culture. At pres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teachers'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olated, conservative and technologically oriented teachers' cul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trategies of rebuilding 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cooperation and openness include: based on the diversity and diversity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ositive factors in teachers' individual cultur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Cultivate the common belief of teachers and establish a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motiv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80027)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QNGG12010)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邓涛;;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误解与匡正[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石生莉;;教师文化研究新取向:教师新专业文化的确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4 张华;;引导教师文化转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肖正德;;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6 马玉宾;熊梅;;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现状与重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寿;江丽;;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教师文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段兆兵;;双向适应:渐进式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修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任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4 张建雷;;试论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价值意蕴——以学校组织变革为分析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邢迎风;;校本研修网络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媛媛;;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解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10期

7 高占伟;;《毛泽东诗词鉴赏与研究》课程的几点认知[J];才智;2010年13期

8 杨晓艳;唐虢;;校本培训:背景透视和机制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福春;;试析我国教育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10 吕华;;从教育政策学视角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洪宇;;中国教育百年改革的经验教训[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方增泉;;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力推进教育创新[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3 方增泉;;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力推进教育创新[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翠冉;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Ⅰ课程实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陶惠萍;教研组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潘云芸;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研组建设之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哈琴;双语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盛毓;论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觉及其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怡;推进幼儿园教师合作的管理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3 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邓凡艳;Individualism与“个人主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6 任红娟,赵正新;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6期

7 万荣根;教师之间缺乏合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8 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 重塑教师文化[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6期

9 程良宏;杨淑芹;;控制性教学文化及其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2期

10 张贵新;对教师专业化的理念、现实与未来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强;李忠如;;透视农村学校文化,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9年12期

2 李世雄;;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J];教育革新;2007年01期

3 茹荣芳;;文化生态取向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4期

4 邢秀茶;苗培周;;基于教师发展的农村学校文化生态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5 尕藏草;田富鹏;;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9期

6 翁永电;;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1期

7 佟婧;;转型课程领导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2期

8 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1期

9 梅新林;杨天平;;新课改语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2期

10 蔡子华;吴克勇;;新课改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学校管理;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构建研训教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 促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俊德;;关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思考[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5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李娟;;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反思——以西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于学书;符丽萍;;校本研修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9 许光勇;刘俊峰;郝景岐;;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10 张海燕;洪彦;张蕾;;学校研修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王亮;庆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陇东报;2011年

2 湖南省澧县教师进修学校 胡爱军;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亟待资源整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吴晶;农村教师近千万,学历待遇均偏低[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蒋厚泉;吉首市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公转房建设进程[N];团结报;2008年

5 记者 岳德亮;浙江农村教师享受“特殊津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记者 翟帆;提高待遇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刘方岱;送课下乡可贵 送课进城亦妙[N];农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龙超凡;福建五年内轮训所有农村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刘欢欢;5000大学生争当3000农村教师[N];南京日报;2009年

10 王晓龙 张光奇;农村教师住房难不容忽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6 李伯玲;群体身份与个体认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志超;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力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进;教学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郝少平;实践生存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8 卢菲;中小学网络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广函;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的教师城乡流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28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28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