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三种基本模式:生成机理与问题应对——基于琼、渝、蓉的实践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development mode and center of gravity,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resource expansion typ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type and connotation promotion type. The practice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Chengdu and Chongqing is typical of the three model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al integration model of the three pla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models of resource expans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connotation upgrading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relevance, balance view,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need for different educational reality.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selection of models. In the face of the defects of different models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position accurately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advantages and circumvent the disadvantages, to scientifically select and apply the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promotion model, and to establish a dynamic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Joint response to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issue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邬志辉;;学校特色化发展的重新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陈夫义;范涌峰;;海南思源实验学校:成效、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2012年01期
3 邬志辉;;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7期
4 王庆伟;罗江华;;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模式——以成都市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乐天;;对重启教育改革议程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03期
2 徐冰;戴晖;;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阶段分析及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9期
3 陈南;;校园环境教育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2年15期
4 林藩;黄丽萍;;教育特色化:向高水平均衡迈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5 王惠颖;;特色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根本[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8期
6 李玉双;匡冬平;;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J];教育导刊;2013年09期
7 岳建军;;教育均衡发展视阈下“重点学校”的反思与其转型[J];教育探索;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蒲郑;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江涛;教育学的本土立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超;黑龙江省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李仲宇;民族地区以特色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翟洪江;黑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差别及一体化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严科宇;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许素梅;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政府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邬志辉;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2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3 李以渝;;机制论:事物机制的系统科学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徐锦庚;[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制度的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南通国税[J];江海纵横;2010年03期
2 易法新;抓机制建设促“三结合”落实[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8年04期
3 王建明;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肖兴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机制探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乔树桐;;努力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J];前沿;2006年06期
6 邢宝华;窦尔翔;;宏观经济过热:致因、治理与机制建设[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7 孙兴洋;;关于构建高校就业指导新机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7年06期
8 何雯;;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工NGO组织的建设构想[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陈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机制建设初探[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彭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建设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雷;刘剑明;席酉民;;DSS模型生成机理及模式探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2 周仕勇;许忠淮;;1997年伽师强震群生成机理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徐俊青;李保山;;介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王晓敏;闫小琴;刘旭光;许并社;;电子束照射和金属纳米微粒催化作用下非晶态碳生成纳米洋葱状富勒烯机理的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于学兴;孙培廷;夏治发;;N_2O的生成机理及排放控制[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船舶机电分册)[C];2002年
6 冯艳;;关于“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崔莹;;“沈本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李国瑛;;防止企业会计失信的机制建设[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9 黄志强;;试析企业社会资本及其生成机理[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李淼焱;;关于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党委书记 张树宝;改善结合部环境 推进一体化发展[N];农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果;广东以一体化规划促一体化发展[N];广东建设报;2009年
3 建始县红岩寺镇党委书记、镇长 向定群;加快科学发展打造楚天名镇[N];恩施日报;2009年
4 记者 黄怀;加快岛外建设 共享发展成果[N];厦门日报;2010年
5 记者 孙丽萍;提升岛内 拓展岛外[N];厦门日报;2010年
6 涓子;延长石油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成[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记者 刘艳 通讯员 李春妮;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成效显现[N];厦门日报;2010年
8 雷和平 马战军 于永昂 戴红霞;合力奏响四重奏 推进西咸一体化[N];金融时报;2010年
9 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唯众;对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机制建设思考[N];法制日报;2003年
10 贺刚 梁德娇 王宁;市委市政府当好后盾[N];中国人口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维;焦炭流化床燃烧条件下氧化亚氮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高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3 卢松泉;供应链核心企业生成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汤学俊;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张运秋;深水畸形波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赵洪伟;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模拟实验及探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林建英;煤及煤岩显微组分热解、气化过程中氮的迁移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高兴野;吉林省小企业生成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朴明根;二元经济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王军;现代服务业骨干企业创新生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峗;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及机制建设[D];山东大学;2006年
2 苗菊芳;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人民内部矛盾[D];河北大学;2006年
3 邱建军;论我国金融业反洗钱机制建设[D];苏州大学;2004年
4 吴丹丹;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危机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杨井宝;论民主行政中的公民参与[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6 谭晓辉;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机制建设[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鸽;我国企业治理的模式定位及机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8 吕昕;区域金融稳定的监测评估及机制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宋海明;转型期志愿服务动员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0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30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