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Abstract]:The purpose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ir children's learning and growth.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social reality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par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re faced with such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s the absence and offside of the subject, the separat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publicity, the inability to fulfil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so on. The solution to the plight of parents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education lies in: consolidating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school, reaffirming the 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sharing the cost of education, establishing the financial disclosure system of the schoo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society and form the regularization of volunteer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0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10ZC057)
【分类号】:G4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连生;田志磊;崔世泉;;地区教育发展与教育成本分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竞;;论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J];华章;2010年06期
2 寇铁军,孙晓峰;我国福利财政早熟性分析与对策[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肖前玲;王德清;;论大学生家庭观教育模式的建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丁小晶;;中小学“家校合作”低效的归探析——以布迪厄的理论视角为切入[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征;施进华;;社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失的力量[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6 郭平,洪源;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与村级公共品供给研究[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齐向前;;河南省财政收入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10年04期
8 郭映红;;家长参与对早期教育的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J];市场论坛;2010年11期
9 杨志勇;;“十二五”时期的财政体制改革[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4期
10 王福重;财政功能偏颇的矫正及其对缓解财政困难的意义[J];经济科学;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光胜;;服务型政府内涵的三个维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许丽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研究——基于理论、实证和对策的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马佳宏;王琴;;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雁;甘肃省财政支出研析:规模、结构与绩效评价[D];兰州大学;2011年
2 崔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张权;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吉雄;强化我国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作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彪;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涛;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竞争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2年
9 孙国相;发展财政论——转型期地方财政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陈松青;我国所得税的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本超;论美国的财政民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韩绪芹;泰安市初中家校合作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怡;基于网络沟通工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乐怡;初中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瞿毅;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段绍洋;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施桂红;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建功;聋校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艳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昊;;论构建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性、紧迫性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年07期
2 陈海娟;;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访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J];决策与信息;2010年09期
3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4 李文利;;高等教育私人支出、家庭贡献与资助需求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5 薄建国;;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9期
6 杨明;教育发展的本质新探[J];教育评论;1996年01期
7 郑全红;刘贞晔;;制度环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理论建设;2010年03期
8 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9 王蓉 ,丁小浩 ,岳昌君 ,李文利 ,阎凤桥 ,苏晓秋 ,郭丛斌;努力构筑我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10 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竹兰;;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理念创新的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7年05期
2 王长乐;;教育系统的深刻危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3 蒋茵;;智慧与幸福:教育的应然追求[J];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张王勇;;从启蒙的角度谈教育方式的转变[J];网络财富;2009年05期
5 王萍;;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教育主体的特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先义;;论德育接受活动的外导系统[J];教育评论;1992年03期
7 胡国义;;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涵义辨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胡洋;郭明飞;;简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及其成败[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9 江旺龙;马江红;;各类教育主体在行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与合作机制研究——以陶瓷行业的人才培养为研究重点[J];世纪桥;2007年05期
10 张国霖;;重构“教育要素”及其实践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小清;温涛;;农村教育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畅根;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N];西藏日报;2001年
2 记者 秦小艳;深圳需要更多优秀老师优秀学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李宝元;制度不创新 教育没出路[N];科技日报;2003年
4 徐国亮;必须实现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国际教育培训五大发展趋势[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教育的使命[N];解放日报;2011年
7 刘燕;学会自主学习 塑造创新人才[N];安徽日报;2001年
8 尚新文;“课堂权益”:为传统违纪行为正名[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林吉双;国民诚信教育体系的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秦虹;教师角色转型中的师德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4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守纪;论教育的超越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敏;教育境界论[D];湖南大学;2008年
2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朱涛;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炎昕;教育即交往[D];西南大学;2012年
5 李颖盾;论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春兰;教育自由如何可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瑶;学校中的教育仪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远杰;论学生叙事[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庄后胜;当代榜样教育有效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杨春;我国师生关系的契约论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6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34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