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走向理论智慧的课程评价——基于知识教学评价的批判性反思

发布时间:2020-01-29 22:51
【摘要】:从理论智慧角度看,课程评价的根本任务在于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理论智慧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具体来说,其任务主要有三:一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知识性理论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对"事物本身"的理解程度;二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方法性理论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对"事物本身"显现方式的掌握程度;三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态度性理论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对"事物本身"的认知态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季苹;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J];中小学管理;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梁亚芹;;机电类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徐长春;;浅析《论语》中君子之“道”与“人格美”的体用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宫伟伟;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雪梅;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鹏奎,蔡中宏,王永斌,杨宗仁;工程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丁朝蓬;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J];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02期

3 郭根福;试论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策略[J];河北教育;2005年12期

4 王素梅;;高师院校课程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贺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评价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志蔚;;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曾跃林;;浅论自学考试的课程综合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8期

8 叶碧玲;;课堂教学评价重在“评学”[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朴圣玉;;泰勒课程评价模式的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祁义霞;任典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效果评价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安林;;《数控设备维修综合实训》课程开发[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琼华;;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提高语文教师素质[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周跃云;;音乐新课程评价浅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4 包天喜;;浅谈如何实施对学生的素质评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赵霞;;基于学生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及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福忠;;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展望[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周燕;;让每块金子都闪光——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体会[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9 胡洁;;师生多项交互言语评价管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马一兵;;对改进科学教育实验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潮州市金山中学 黄树烨;高中音乐课程评价初探[N];潮州日报;2010年

2 宋时春;课程评价不止是测验分数[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宋晓梦;课程评价如何走出困境[N];光明日报;2006年

4 一丁;课标教材培训深入课程评价层面[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执笔人 省委讲师团副主任 陈志强;“七一”讲话的鲜明特色[N];湖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潘启雯 通讯员 戴勇;加强大规模考试中有关效度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记者 尤志卉;理论智慧碰撞实践经验[N];苏州日报;2010年

8 伍立杨;洞察历史与现实的理论智慧[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衡阳县樟木乡中学 余小凤;巧用评价促发展[N];衡阳日报;2010年

10 唐代清;高职师范院校隐性课程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静敏;中学语文教育评价在新课程中的具体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唐旭;论多元智力理论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敏;我国大学本科课程评价发展状况及其改进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恩德;初中物理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生评价部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以娟;四川大学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新娟;世纪之交两岸三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淑惠;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蓉娟;高中物理专题研修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孙慧;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4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74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