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

发布时间:2020-04-26 09:43
【摘要】:2001年秋季,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正式试行,社会科课程的开设写入了纲要的要求之中。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对社会科课程的研究开始逐步兴起,同时课程实践的现实对理论研究也提出了强烈的诉求。本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生成的。 论文主要围绕对社会科课程的基础理论问题,以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构建为主线而展开,力图从课程理解与课程开发的两个维度,对社会科课程的理念、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教学三个方面,描述和透视社会科课程的“实然之态”、勾勒和走向社会科课程的“应然之态”。 论文第一部分“寻找理解的家园”,从对社会科课程背景研究出发,立足于对传统社会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价值观反思,探寻在新的时代精神下的课程理念。在背景分析中首先指出,传统的社会科课程性质界定一直处在一个不断的推衍和不确定性当中,社会科课程的实践取向也在两种不同的指向中游弋:“以学科为中心的文化传递取向”和“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批判取向”。透视传统科课程的世界图示和历史演变,反映了传统社会科课程在现代各种哲学思想、教育观和课程馆的影响下,囿于“文化传递”的认知价值观和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观,其结果是导致了社会科课程的价值失落。承接对传统社会科课程性质的反思,论文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科课程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的“现象—解释学”走向,探讨和构建了“寻求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构建生活意义为课程核心”的新理念。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之下,,社会科课程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是指向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最终达到对自我的理解,社会科课程应当是学生寻找理解和寻找意义的课程之家。寻求理解的道路是课程的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实现真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作为文本的社会生活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生活化的对话与交往,达到“视野融合”,生成新的意义。 论文的第二部分“撑起课程之伞”,从研究的思路上来说是从对课程理念的研究转入对课程文本的思考。社会科课程是一个多学科整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课程以社会公民素质的培养为指向,内容上涉及了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法律以及人类学等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本部分首先指出社会科课程是涵盖了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全球教育、STS教育等教育空间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各个人文社会学科内容所共同构成的课程文本,用形象地比喻来说是一个学科的课程之伞。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有机整合一个社会科课程之家的途径是以社会生活为核心、以各学科内容为支撑,这样才能改变机械 地学科知识的拼盘式的统整,提炼出有机融合的本质.最后在对内容融和核心与 学科支撑作用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了这样一个课程文本所指向的知识、能力与情 感的具体目标及其含义。概括整个第二部分的内容,是试图搭建一个社会科课程 文本的合理框架和构成. 论文的第三部分“行走在认知、体验和反思”之间。在此部分论文研究的内 容进入了课程教学的实践图景.课程和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课程作为学 生和教师共同的经历,其生动复杂的实践场景是课程研究必然的研究领域.论文 采用了质的研究的方法,讲述了文珍、叶子、小玉和石强四位社会科教师的教学 故事,通过他们的叙述和行动、也从这几个故事的主角的让我们来聆听和思考社 会科课程教学的实质和教学追求的足迹。反思这四个神采各异的教学故事,让我 们看到的社会科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介于“认知、体验和反思”之间的行走,论文 对这几条教学途径的内涵首先做了思考和剖析;其次,论文也探讨了教学故事中 所反映的社会科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 概括而言,论文试图对社会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域进行一次初步的反思与探 讨,目的在能够构建出一个更符合现时代哲学观、教育观、课程观的社会科课程, 使社会科课程能在人的教育上发挥其潜在的巨大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23.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世伟;小学德育教科书功能性模块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凤华;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君芳;《历史与社会》学生学习状况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珍萍;整体视角下《品德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汪岩;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目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1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41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