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9:53
【摘要】:学校德育在德育中居首要地位,研究美国学校德育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美国学校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其特点,旨在完善我国学校德育理论,促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实践的发展。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及特点,包括四个阶段和两次德育改革,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剖析了美国学校德育的历史背景,这对了解和研究美国学校德育有重大现实意义。其次分析了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突出的政治性、实效性和学术性。 第二部分对美国学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德育的实践环节一德育途径和方法,客观上要求德育途径、方法与其特定的德育目标、特定的德育内容具有一致性、吻合性。各国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因其文化传统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之处。美国学校德育最值得借鉴之处是其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可操作性。本部分列举了美国学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课堂教育、生活指导、校园活动、社会活动、宗教、公共环境、家庭教育等七种途径以及正面灌输与隐性灌输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等三种方法,在肯定其德育实效的同时也披露了美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个人主义价值观导致学校教育工作保守化、缺乏完整的德育系统,使学校德育无法达到协调统一,这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对中美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学校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道德教育管理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有机整体。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子工程,是这一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利弊,对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共性方面,中美学校都开设德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学校德育的基本方式,注重通过种种活动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并积极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途径;其次由于文化背景、教育思想的迥异,在课堂教学形式与非课堂教学形式的德育途径上和直接灌输式与间接渗透式教育的方法上也表现也一定的差异性。通过这种对比,旨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学校的成功做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5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万江;英国学校德育述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之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Z1期

2 檀传宝;;论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04期

3 陈巴特尔;德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4 雷湘竹,闵晓阳;当代美国学校德育的主要特征及启示[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5 张珍如;学校德育五字诀[J];湖南教育;2002年03期

6 王能东;信息时代的学校德育目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7期

7 汪园莉;浅析学校德育的合理实施[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8 张克中;;学校德育中的反道德行为[J];师道;2002年06期

9 刘晓丽;让学校德育走进研究性学习——论德育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钟建丽;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农垦建三江分局第一高级中学课题组;;学校德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和谐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2 耿润;;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性教师协会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陈俊生;;从“双重人格”现象谈学校德育的误区[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4 张博;;美国外来物种入侵相关法律对我国的启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李虹;;美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方向[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6 庄佩君;;美国大都市区的行政联合及其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雷小生;刘淑春;;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对林业部门的借鉴[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8 刘莉莉;;浅析美国“精明增长”——一种值得我国借鉴的城市发展模式[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李约;;借鉴新加坡美国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琳;窦玉珍;;美国空军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田建国;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逯阳;加强学校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张余波;应重视劳动教育[N];潮州日报;2008年

4 市三完小 葛德发;让学校德育进入学生的寒暑假[N];郴州日报;2010年

5 金柯;30个项目聚焦学校德育[N];解放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荼縻;在“冲击”中谋求“突围”[N];遵义日报;2008年

7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督查岗”,该不该撤?[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熊波 于金秋;大刀阔斧革旧弊勇立潮头争一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何会泽;冀州文教局加强学校德育出实招[N];衡水日报;2010年

10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张良才;学校德育应在提高时效性上下功夫[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建平;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D];武汉大学;2004年

2 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雪峰;媒介垄断与文化渗透:冷战后美国传播霸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房建国;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恒阳;美国不扩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9 李广艳;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南斯拉夫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红莺;美国学校德育途径方法借鉴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史界;“9·11”事件后美国反恐战略探析[D];新疆大学;2005年

3 王娟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苍金户;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解红丽;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苏州大学;2005年

6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郑晓军;美国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吴布林;资源委员会与美国的技术贸易(1932-1949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0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80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