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其落实
发布时间:2020-07-02 15:1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是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依据,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之一。但目前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还是教育行政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笼统模糊与面面俱到两极分化的问题;二是内涵重复、缺乏对要素进行内在整合的问题;三是概念不统一、层次混乱的问题;四是不能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出发,出现目标定位不准的问题。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对心理素质、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等有争议的概念认真界定的基础上,坚持整体的观点,坚持内涵不重复的原则,对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了跨层次、跨结构的整合,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对整合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逐一进行审视定位,最后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框架,归纳出“情感态度”、“四会”、“四自”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结构,形成了具有根本性、现实性、生成性而且结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体系。 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方面,把检测评价、心理课、学科教学渗透、自我教育等有效途径与体验、参与、心理辅导、评价诱导、榜样引导等方法策略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42
本文编号:2738346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4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穆卉;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文本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8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3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