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2:11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建构主义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培养问题。选题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假设:即任何教师素质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下,基于一定教育教学任务和实践要求等为前提性参照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实践要求的变化,必然会需要教师素质进行适当的调整。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基本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实践要求上,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或不同的要求?教师教育应如何进行相应地改革?本研究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六章。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和主要的研究方法。指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职责、行为、素质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因此提出了新素质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表明,当前国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多,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 论文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论主张。认为,建构主义是关于认识和学习的理论,有着悠久的思想历史渊源。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是个体基于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本质上是无法传递的,学习应以学习者主动参与为前提。学习也是以语言、文化等工具为中介的。以合作、交往为主的社会性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创造能力、实现社会的革新和人的解放等;建构主义教育教学的原则包括主体性、情境性、因材施教和过程性、参与性评价原则等等。指出建构主义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协商、对话和合作等关系为特征。 论文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章。分别考察了在建构主义教学改革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社会的改革者”等的职责、行为特征以及相应的素质要求。 第三章,讨论了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中的具体职责和行为特征。指出作为“学习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观念等的素质要求上,应明确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观、确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发展的信念、形成平等合作、交往为特征的师生关系理念。强调在知识方面,教师应掌握精深、整合的学科内容知识、课程设计、编制等的知识、“学与教”的方法知识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方式的知识等,认为教师知识结构应是一种网状知识结构。在能力方面,认为教师应具有理解学生知识和把握学生思维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沟通与社交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能力和反思能力等。最后,在人格特征方面,指出教师应具有友爱、诚实、公正、公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5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丽;;会计与审计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建构主义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9期

2 刘懿;;构建教师自主发展的人本主义教研范式——以英语学科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朱卫卿;;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徐洁;张信杰;;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育接轨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5 张瑞娥;;中国翻译师资现状与角色实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杜海平;;外促与内生:教师专业学习范式的辩证[J];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7 杨秀峰;;浅谈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入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年03期

8 金喜添;杨喜君;赵勇;关吉臣;;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构建中的相关影响因子[J];教书育人;2013年09期

9 刘中艳;刘晓霞;曾丽艳;;建构主义在高校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3年08期

10 迟明峗;;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英语听力课有效教学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腾飞;主体间性视阈下非英语专业学生ESL自主学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淑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菲;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超;新课改视野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彦丽;民汉双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任之滔;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南;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文化归因与优化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哈筝;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钢琴教学行动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刘宏;教育硕士课程资源利用状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8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48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