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反贫困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17:29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贫困问题始终是困扰世界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反贫困由此成了世界各国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更是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贫困。我国的农村贫困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反贫困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体系,本文的主体内容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关于贫困的概念和农村贫困的特点。这部分主要是界定了贫困的概念,并从国家、地区和个人(家庭)三个层次上分析了我国贫困的特点。 2.农村贫困的致贫因素分析。主要分析了导致农村贫困的一些因素,如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农民缺乏有效的培训,消极价值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增长过快,而这些因素又大都是和教育发展落后相关的因素。 3.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教育投资不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滞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制度不完善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4.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反贫困的十个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大力发展农村基本教育以及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师队伍,多教统筹等措施。 5.实现教育反贫困的条件 教育发展自身并不能够实现反贫困,它还需要其他的条件,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公平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劳动力配置机制的优化等等。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521
【部分图文】:

部分国家,比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加 24%的农业生产率。[56],而发展教育需要教育经费,这就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农村的各项基础投资中,教育第一,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各项投资。数字显示,投资于教育对到 6.3,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通讯和农业科技推广分别为 4和水利等位居其后。[57]教育投资对减缓贫困的作用巨大,那么来源渠道狭窄,教育经费缺额严重的现实情况下,应该加大对育经费来源。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001 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 GDP 的 3.19%,低于美国 1997 年 2.DP 的总量与美国差距悬殊、人口又是美国的近 5 倍,所以人均明显(图 4)。即使与 1998 年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4.27%的财政投入相比,我国 2001 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 G距。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班建武;李敏;;农村教育的外部功能及其当代使命[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2 周志超;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构想[J];中小学管理;1994年12期

3 沈金龙;;农村教育现状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4 陈斌;;从历史与社会教师的生存状况看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件[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5 唐红梅;;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牛小源;;献身农村教育的开拓者——记望奎县通江中学校长张喜臣[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1年06期

7 顾志荣;付润敏;;农村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农家顾问;2011年07期

8 韩万江;红烛光照──献身农村教育的北京四十七中教师群体[J];中小学管理;1994年03期

9 杨冬梅;高青兰;;城乡素质教育比较研究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张春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陶行知有关农村教育几段言论的摘录[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3 曹伟;;加大投人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在省陶研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桂生;;试论陶行知的农村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任务 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6 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尔康县农村教育调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巩固发展农村教育 加快科教兴乡步伐[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10 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稿件由市教育局提供;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省社科院研究员 夏振坤;什么是贫困[N];长江日报;2005年

3 晏扬;农村教育不能只着眼于“考大学”[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时晓玲 俞路石 柴葳 安徽教育报刊社记者 郑大明;让农村教育“看得见”“管得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 韩朝阳;农村教育要富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韧;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N];抚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王端鹏;今年投入3.9亿提升农村教育[N];济南日报;2005年

8 记者江山;长春落实1000万元扶持农村教育[N];人民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吕扬;发展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N];陕西日报;2003年

10 高振千;救救农村教育[N];温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容皋;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责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6 曹文道;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7 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俊文;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冬梅;反贫困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春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保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爽;农民“实用理性”教育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孙颖;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彩凤;福建省农村未成年女性科学素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万国华;困境与出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悦洲;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9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829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7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