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主体需要: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发布时间:2021-01-18 02:22
  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确立的基本依据。主体需要本质上是社会需要,具有社会性;主体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能动反映,具有个体性和明确指向性;主体需要是一个系统,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主体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具有变化性和发展性。教科书评价中的主体需要指的是价值主体的需要和经过主体选择的需要。主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成为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主体需要作为教科书评价标准确立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为: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标准确立的内在基础;它决定着教科书评价标准的价值追求和显现方式。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 2018,3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科书评价中的主体需要及其本质
    (一) 主体需要的实质及特点
        1. 主体需要具有社会性
        2. 主体需要具有个体性和明确指向性
        3. 主体需要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
        4. 主体需要具有变化性和发展性
    (二) 教科书评价中主体需要的基本限定
二、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
    (一) 主体需要作为价值标准, 成为教科书评价的出发点
    (二) 主体需要作为教科书价值标准的基本涵义
        1. 主体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决定教科书价值的性质
        2. 不同层次主体需要及其满足程度决定教科书价值的量
        3. 主体需要的饱和点决定教科书价值的极限
三、主体需要是确立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基本依据
    (一) 主体需要是教科书评价标准确立的内在基础
        1. 利益是主体需要的意识反映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表现
        2. 教科书评价标准是基于主体需要的利益表达
    (二) 主体需要决定着教科书评价标准的价值追求和显现方式
        1. 主体需要的社会性决定着教科书评价标准必须符合社会或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
        2. 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和丰富性带来了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存在
        3. 主体需要的变化发展性凸显了教科书评价标准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科书评价的基本内涵[J]. 张增田,侯前伟.  教育研究. 2017(12)
[2]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 方红峰.  课程.教材.教法. 2003(07)
[3]教材评价的本质、标准及过程[J]. 丁朝蓬.  课程.教材.教法. 2000(09)



本文编号:2984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84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