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爱弥儿》之附录的一个阐述
本文关键词:做一个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爱弥儿》之附录的一个阐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爱弥儿》的附录以一种复杂的、完整的与严肃的方式思寻了教育理想。它不是对完美教育的浪漫描绘,而是对教育理想的重负、严酷与危机的真实呈现。它迫使我们重审教育理想的存在和意义;认真思考教育对于自我心灵的作用;全面检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想不是一个自我安慰,而是一种自我改造的力量。它唤醒自我内心的教育斗争,促使自我勇敢地担当这种斗争,从而收获一种对于教育的坚强信心与审慎的、理性的态度。成为一个理性的、有责任的理想追求者,重要的是教育自己与学生应该懂得怎样生活。《爱弥儿》的附录始终是一个理性警告与启示。它敦促自我时刻铭记生活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有限性。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爱弥儿》 教育理想 卢梭 复杂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IA130077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人们常常沉浸于《爱弥儿》所描绘教育之美好与浪漫,却忘却了《爱弥儿》的另一种教诲:成为一个理性的理想追求者,有责任地去追求教育理想。在《爱弥儿》一书大获赞颂时,在甚嚣尘上的浪漫主义、感伤主义的教育氛围下,卢梭(Jean JacquesRousseau)却用了一篇附录透露出其对教育思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时杰;;卢梭自由学说的双重性[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吴晓玲;;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4 孙喜亭;学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内而外的生成吗?[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姚素慧;;幸福: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施芬;;洛克《教育片论》中的儿童节制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12期
7 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特征[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8 张国庆;;论卢梭儿童教育观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启示[J];成功(教育);2011年16期
9 姜健;;一视同仁态度下独生子女优劣势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范兵;;弗莱雷成人教育思想解读[J];成人教育;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丁洪浩;张宇;;卢梭的三种教育观与现代大学教育[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陆建松;上帝、国家与财产权[D];复旦大学;2011年
7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妍;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然;词汇语境教学法在初中低年级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与学校的教育应对[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晶;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翟羽佳;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沿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徐君;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夏磊;小学语文教学儿童阅读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晓晖;探究性教学对发展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实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丹丹;新课程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更立,张凤;教育崇善——教育的终极理想和关怀[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孙元涛;;乌托邦精神与教育——关于教育价值理想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接好学生每一个“球”[J];基础教育;2005年10期
4 李灿;;林语堂教育理想的审美倾向[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刘晓晴;谈新时期的教育理想[J];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07期
6 陈培瑞;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1期
7 刘升芳;;教育理想的通俗表达——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思》评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年04期
8 杨东平;;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2期
9 丙丁;李立;;到中流击水[J];四川教育;2010年01期
10 杨建朝;;教育家办学的精神特质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书业;;论人类教育理想的三次转换[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敢峰;;要实现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提纲)——再谈“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3 邓统元;;香港爱国学校办学特色的历史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4 梦迪;;欧美新教育运动始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金辉;;心有灵犀一点通——名校长思维特质解密[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曾水兵;;小原国芳的教师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天一;;试论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曹天忠;;论雷沛鸿的教育现代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千言;教育理想在哪里?[N];中国教师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范绪锋;学在温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徐金国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研室教研员;培育健康精神引领教育理想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田园;老师,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教育理想[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深圳市笋岗中学 宗春雷;叩问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师报;2011年
6 郑州扶轮外国语学校校长 梁寅锋;守望教育理想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N];郑州日报;2008年
7 刘晓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结合[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钱月航 徐潇 教宣;我市举行第2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N];常州日报;2010年
9 邢晔;教育需要理想[N];南通日报;2005年
10 德国波鸿大学哲学系 Birgit Sandkaulen 谢永康 译;教育不只是知识的媒介更是人格的培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敏;教育时空问题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智宏;必要的张力[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金梅;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D];河南大学;2005年
3 向雄;论教师个人教育理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俊英;发现世界和发现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涛;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定巧;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形成的叙事探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孙丽娟;论教师信仰[D];河南大学;2008年
8 李娜;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高榆;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清;天籁的回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做一个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爱弥儿》之附录的一个阐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8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