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不同成人依恋类型大学生的矛盾情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5:15

  本文关键词:不同成人依恋类型大学生的矛盾情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人依恋 依恋对象 阈下情绪启动 矛盾情感 通达性


【摘要】:依恋是贯穿一个人一生始终的主题。自从1987年依恋领域扩展到成人以后,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个体在与重要他人的交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掌控着一个人与依恋相关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态度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矛盾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态度对象同时存在积极和消极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及其程度。东西方文化都认为,人们对于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比如恋人、父母等)是既爱又恨的。依恋对象是一类重要的态度对象,个体的态度会是矛盾的吗?在什么条件下是矛盾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喜欢的重要他人还是不喜欢的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表征的启动同时加快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提取速度。 情感启动范式作为一种启动技术,自从引入到成人依恋的研究领域中后,便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国内有关成人依恋的内部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亟需国内研究者的全心探索。而且,由于成年人的认知、情感等更加复杂,所以相对于儿童依恋来说,寻找一个更适合成人依恋的方法便显得愈加重要。情感启动范式给研究者提供了考察内部工作模型在激活状态下,成人依恋系统是如何影响情绪信息加工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采取社会认知研究方法一词汇决定任务实验范式对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被试对不同类别情感词与依恋对象的反应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一实验结果表明,和阈下启动熟人名字与陌生人名字相比,阈下启动恋人名字没有使所有被试对不同情绪词产生明显的注意偏向;对亲近词的反应时,安全型忽视型倾注型害怕型,且四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疏远词的反应时,四者基本相同。 2、研究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哪种阂下启动条件,都没有使被试对恋人名字、熟人名字与陌生人名字产生明显的注意偏向;对恋人名字、熟人名字的反应时,安全型忽视型倾注型害怕型,且四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3、在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基础上,研究三进一步讨论了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对情绪词与依恋对象等名字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依恋回避不能够预测个体对不同情绪词的反应时,但能够预测个体对恋人与熟人的慢的反应时;依恋焦虑能够预测个体对不同情绪词慢的反应时,也能够预测个体对恋人与熟人的慢的反应时。
【关键词】:成人依恋 依恋对象 阈下情绪启动 矛盾情感 通达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前言12-14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目的13-14
  • 2 文献综述14-27
  • 2.1 依恋与成人依恋14-18
  • 2.1.1 依恋概述14-15
  • 2.1.2 成人依恋概述15
  • 2.1.3 内部工作模型15-16
  • 2.1.4 成人依恋风格及其测量16-18
  • 2.2 阈下情绪启动18-20
  • 2.2.1 启动效应18-19
  • 2.2.2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19-20
  • 2.3 成人依恋对象的通达性与阈下情绪启动20-21
  • 2.3.1 成人依恋对象的通达性20
  • 2.3.2 阈下情绪启动与依恋对象的通达性20-21
  • 2.4 亲密关系中的矛盾情感21-23
  • 2.4.1 矛盾态度的几个理论模型22
  • 2.4.2 成人对依恋对象的矛盾情感22-23
  • 2.5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的提出23-27
  • 2.5.1 以往研究的局限之处23-24
  • 2.5.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24
  • 2.5.3 本文提出的假设24-27
  • 3 研究一 依恋对象阈下启动对不同情绪词通达性的影响研究27-39
  • 3.1 研究目的27
  • 3.2 研究方法27-29
  • 3.2.1 被试27
  • 3.2.2 研究工具27-28
  • 3.2.3 研究材料28-29
  • 3.3 研究程序29-30
  • 3.3.1 研究设计29
  • 3.3.2 实验任务29-30
  • 3.3.3 实验程序30
  • 3.4 研究结果30-36
  • 3.5 结果讨论36-39
  • 4 研究二 情绪词阈下启动对依恋对象通达性的影响研究39-49
  • 4.1 研究目的39
  • 4.2 研究方法39-40
  • 4.2.1 被试39
  • 4.2.2 研究工具39
  • 4.2.3 研究材料39-40
  • 4.3 研究程序40-42
  • 4.3.1 研究设计40
  • 4.3.2 实验任务40-42
  • 4.3.3 实验程序42
  • 4.4 研究结果42-47
  • 4.5 结果讨论47-49
  • 5 研究三 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对依恋对象与情绪词通达性的影响49-62
  • 5.1 研究目的49
  • 5.2 研究方法49-54
  • 5.2.1 研究对象49
  • 5.2.2 研究工具49-54
  • 5.2.3 研究材料54
  • 5.3 研究程序54
  • 5.4 研究结果54-60
  • 5.4.1 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对不同情绪词的影响54-57
  • 5.4.2 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对依恋对象的预测作用57-60
  • 5.5 结果讨论60-62
  • 6 总讨论62-65
  • 6.1 研究的总结论62
  • 6.2 研究的意义与启示62-64
  • 6.2.1 对心理咨询的启示62-63
  • 6.2.2 对教育实践的意义63-64
  •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1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S-C)70-72
  • 附录2 关系问卷(RQ)72-73
  • 附录3 姓名收集指导语73-74
  • 附录4 实验用情感词表74-76
  • 后记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2期

2 白云;吴思思;陆祖宏;钟萍;李雪松;;依恋性情绪信息对成人依恋系统的激活——ERP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3 徐晓锋;刘勇;;组织支持感受测量中的词汇效应:多质多法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郭薇;陈旭;杨楠;;安全基地启动及其脑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6 廖声立,陶德清;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杨丽珠,蒋重清,刘颖;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和Stroop效应之对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8 陈剑峰;陈志霞;;一般矛盾态度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9 张林;徐强;;关于矛盾态度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10 杨青松;钟毅平;;矛盾态度心理机制的理论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52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2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