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1:29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日趋成为研究者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不断丰富。这些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这里是指进入小学阶段以后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干预方面,而对于流动幼儿(3—6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较少,事实证明,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本研究运用调查法,采取分层抽样法,在长沙市六个区县内抽取了六所幼儿园中的522名幼儿(流动幼儿252名,本地幼儿270名,为了便于比较,在同一所幼儿园里统一随机选取数量大致相同的本地幼儿),采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对比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在人口学上的变量及在心理健康七个维度上的差异,了解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并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析流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结果表明: 1.流动幼儿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父母职业、家庭收入水平等)显著差于本地幼儿; 2.流动幼儿在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行障碍方面与本地幼儿有极显著的差异,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显著低于本地幼儿; 3.幼儿园类型对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公立幼儿园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私立幼儿园流动幼儿; 4.流动的经历不利于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流动幼儿的情绪问题的主要变量是流动时间、父母文化和归属感;影响流动幼儿的性格发展的变量主要是流动方式及社会支持;流动方式、流动时间、父母关系水平、转学情况、歧视知觉五个变量共同影响流动幼儿的社会适应状况;社会支持感、流动时间、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四个变量共同影响流动幼儿的品德行为;流动方式、社会支持感、年龄、流动时间四个变量共同影响流动幼儿的交往行为;流动方式、归属感、班级、家庭收入水平四个变量共同影响流动幼儿的不良习惯问题;流动方式、社会支持、年龄、流动时间四个变量共同影响流动幼儿的其它障碍。在所有影响变量中,流动方式对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各方面的作用最大。 基于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流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幼儿园等层面寻求对策。 1.政府提供对流动家庭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减少社会歧视; 2.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提升自身谋生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强亲子关系交流; 3.关注流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尊重流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特殊性,培养其健全个性。
【关键词】:流动幼儿 心理健康 流动经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44.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34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2-13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一、研究目的13
- 二、研究意义13-14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4-22
-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14-17
-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综述17-22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22-34
- 一、问卷调查法22-30
- 二、访谈法30-34
- 第二章 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研究34-45
- 第一节 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4-39
- 一、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转园状况34-35
- 二、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父母文化水平35
- 三、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父母职业状况35-36
- 四、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家庭收入水平36-37
- 五、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独生子女状况37
- 六、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单亲家庭情况37-38
- 七、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的亲子关系情况38-39
- 第二节 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39-43
- 一、流动幼儿与本地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39-40
- 二、流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40-43
- 第三节 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比较43-45
- 第三章 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其成因45-64
- 第一节 流动幼儿人口学变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关系45-48
- 一、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年龄与班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46
- 二、流动幼儿受歧视程度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差46-47
- 三、流动幼儿的身份认同及社会支持影响其心理健康47-48
- 第二节 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48-56
- 一、年龄与性别48-49
- 二、流动时间与流动方式49-50
- 三、转园与独生子女50-51
- 四、父母文化与父母职业51
- 五、家庭收入与家庭结构51-53
- 六、社会支持与歧视知觉53-55
- 七、归属感与身份认同55-56
- 第三节 流动幼儿心理健康各维度的成因分析56-64
- 一、流动幼儿情绪问题的主要成因56-58
- 二、流动幼儿性格缺陷的主要成因58-59
- 三、流动幼儿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要成因59-60
- 四、流动幼儿品行问题的主要成因60-61
- 五、流动幼儿交往问题的主要成因61-62
- 六、流动幼儿不良习惯问题的主要成因62-63
- 七、流动幼儿其它障碍的主要成因63-64
- 第四章 讨论、结论与对策64-74
- 第一节 讨论64-66
- 一、家庭对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64
- 二、流动时间与流动方式对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64-65
- 三、幼儿园类型对流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65-66
- 第二节 结论66-68
- 一、流动幼儿的家庭环境质量差于本地幼儿66
- 二、流动幼儿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本地幼儿,突出表现在情绪、性格及品行方面66-67
- 三、公立幼儿园中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优于私立幼儿园中的流动幼儿67
- 四、流动的经历不利于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67-68
- 第三节 对策68-74
- 一、政府提供对流动家庭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减少社会歧视68-70
-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提升自身谋生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强亲子关系交流70-71
- 三、关注流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尊重流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特殊性,培养其健全个性71-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0
- 附录一80-82
- 附录二82-86
- 附录三86-88
- 附录四88-90
- 后记9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赵富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着力点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3 罗建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4 邹泓;刘艳;李晓巍;;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5 段成荣;流动人口的概念和度量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王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的编制与使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队列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杨阿丽;赵洪朋;;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1年06期
9 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年01期
10 段成荣;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J];人口学刊;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6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52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