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5:05

  本文关键词: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前晚期 同伴接纳 心理理论 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将77名5-6岁幼儿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并采用意外转移任务、意外内容任务和故事叙述任务逐个进行测验。结果:(1)同伴接纳类型依高到低分别为一般型占55.8%,被忽视型占18.2%,受欢迎型占14.3%和被拒绝型占11.7%;(2)高TOM的被试占59.7%,TOM任务不存在性别差异;(3)受欢迎型幼儿的TOM任务成绩最好,被拒绝型幼儿的成绩最差;(4)同伴接纳类型与TOM总成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5)幼儿心理理论水平能预测其同伴接纳类型。结论:学前晚期儿童具有较高的心理理论水平,其同伴接纳程度对心理理论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山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学前晚期 同伴接纳 心理理论 相关研究
【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重点)(项目号FJJKCGZ14-041) 闽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号JG201220)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0前言同伴接纳是儿童社会功能最重要的指标,是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伴接纳程度反映了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地位,被同伴接纳的儿童会有更好的学校适应,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小娟;桂守才;;“心理理论”研究中的实验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2 马婷婷;;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3 洪灵敏;;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4 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5 沈悦;;3~5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其社会行为的影响[J];幼儿教育;2011年Z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琳;汤志坚;;情景玩具设计与儿童良好行为养成的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14期

2 孙彬彬;;浅议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出路[J];成才之路;2008年10期

3 柯秀珍;;培养数学情商,提高教学效果[J];成才之路;2010年19期

4 贾萌;;浅谈小学教师班级课堂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5 胡向梅;;浅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1年06期

6 陈蓓;;论幼儿教师的自尊[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5期

7 于颖;于兴华;刘成新;;学习即活动:论信息技术教材程序结构的活动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8 张向葵;;自我及其发展影响因素的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李芬青;桂守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邹冰;王明春;陈图农;柯晓燕;詹明心;陈一心;;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浙宁;;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早期家庭教育:资源与限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亚真;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热认知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琼;余干方言地区儿童语音意识发展特点及其与拼音水平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洁琴;10-13岁儿童意图理解和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风华;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小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D];苏州大学;2010年

6 郑玺;交互式电子积木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杨娟;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音乐情境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旦;餐具的情感化设计[D];东华大学;2009年

9 赛丽莎;儿童说谎与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英顺;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2 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3 刘惠军,王晶;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4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5 李燕燕;桑标;;亲子互动中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6 桑标;徐轶丽;;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与其日常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7 庞丽娟;陈琴;姜勇;;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8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儿童早期“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9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10 桑标,马丽雳,邓赐平;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运用与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东林;5-9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2 张晓龙,宋耀武;心理理论的概念、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陈寒,胡克祖;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整合及其发展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赵红梅,苏彦捷;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J];应用心理学;2003年02期

5 李孝明;吴文峰;;训练研究——心理理论研究的新方向[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6 王红椿,欧竹青;“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培养[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高秀苹;;试论心理理论的获得与使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友庆;郭本禹;;聋儿的心理理论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婧;苏彦捷;;回忆过去和想象将来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太艳;宋正国;;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丽锦;董奇;;4—5岁儿童在4种经典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杰;赵俊峰;;聋儿心理理论的训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郭在祥;;聋儿心理理论发展对康复教师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强清;武建芬;王锴;;儿童幽默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丁芳;白新荣;;不同性质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苏彦捷;李红;张丽锦;;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晶;刘希平;;对手推理水平的转变对心理理论推理水平发展趋势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姚雨佳;马伟娜;;后天手语聋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及相关因素[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建之(作者单位:青岛市李沧区教育体育委员会);启动“名师”工程实施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梁敏强;讨论:从何时开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婷;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郑玉玮;人际互动中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倪伟;儿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芳;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萌;汉语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坤;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雯;大学生心理理论的特点及其与利他倾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2 白新荣;不同性质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潘春妮;3到5岁儿童假设思维能力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实验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明;儿童早期心理理论能力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安静;“知识偏差”对心理理论的影响[D];宁波大学;2009年

6 赵毅冉;移情和社会技能训练对儿童高级心理理论能力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3年

7 赵晓玲;不同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立;儿童朴素经济学认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田博;3-6岁幼儿情绪理解与心理理论发展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兰岚;不同教育模式下智障儿童的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的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31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731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