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兼具在线教育和传统教学的优势,是在线环境下教育模式变革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在"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实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程规划、资源准备、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举出了具体的做法。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课程规划
【基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PPZY2015B141) 河海大学第一期“翻转课堂”立项实践项目(河海教务(2014)56号);河海大学第二期“翻转课堂”立项实践项目(河海教务(2015)10号)
【分类号】:TM1-4;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播和获取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线教育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慕课(MOOC),因其授课对象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和环境的限制,教学内容开放,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优秀的教育者互动交流,成为一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强;张海峰;唐岩;于歆杰;赵常丽;;电路原理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及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年09期
2 董兴法;肖金球;潘欣裕;刘志文;李真;;网络资源引导电子信息类课程翻转课堂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鸿志;管芳;郭庆;;基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年12期
2 姜东;单颖;;基于SPOC的人体解剖学混合学习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6年22期
3 郝建新;郭晓静;;互联网+背景下SPOC模式电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年09期
4 杨菲;;SPOC环境下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24期
5 闫园;祝可可;薛涛;白婉欣;王晚词;;浅谈SPOC相对MOOC的创新性与普适性[J];科技资讯;2016年13期
6 江红霞;孙仁艳;袁玲;李竹林;王兴阳;蔡明知;杨天明;;基于SPOC的《广告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6年06期
7 刘雅举;黄勇;孙婷婷;黄建昌;蔡雅琨;;MOOC支撑下的“电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年03期
8 孙雷;;高职院校构建基于SPOC的建筑测量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24期
9 谢迎娟;陈俊风;林善明;刘艳;;翻转课堂模式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应用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年05期
10 文益民;易新河;张爱闻;张瑞霞;;MOOC引发的对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军;张海燕;;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年11期
2 郭晓珊;郑旭东;杨现民;;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8期
3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4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4期
5 朱桂萍;于歆杰;陆文娟;;“电路原理”课程深度改革的实践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年05期
6 陈后金;胡健;陶丹;薛健;周航;;“信号与系统”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年03期
7 岳秋;闫寒冰;任友群;;MIT开放课程与我国精品课程的学习支持对比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1期
8 张晓瀛;马东堂;王德刚;;美国MIT电气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4期
10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新长,赵元,张启春;GIS课程改革的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2 ;亚力山大YOGA之旅[J];航空港;2008年01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伟;;谈高师学报栏目设置与高师课程规划间的矛盾[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2 龙连春;隋允康;;“数值模拟技术与软件”课程开设与探讨[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崔允o7;没有课程规划就没有课程管理[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赵小雅;新课程下学校为何要有课程规划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小雅;课程规划:引领学校办学水平提升[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赵小雅;从课程规划入手突破课改“迷雾”[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周文叶邋崔允o7;学校应量身定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婷;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婷;专家参与学校课程规划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尹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中学校课程规划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戴丛宇;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质量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韩振海;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7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01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