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6:05
本文关键词: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研究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人际交往水平较低的群体,研究特殊儿童的人际自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其人际自立水平,稳定自我情绪,而且有利于完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特殊儿童的人际自立,不仅可以拓宽人际自立的研究对象,丰富其研究内容,而且可以提高特殊儿童人际交往的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本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人际自立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解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影响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原因及相关解决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特殊儿童人际自立水平在人际责任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域的特殊儿童在人际责任方面具有差异,与人际灵活有显著差异;不同残疾类型的特殊儿童在人际责任方面存在差异;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呈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焦虑、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对焦虑预测发现,焦虑对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具有负向的预测性;通过对抑郁的预测发现,其对人际独立起到正向预测作用,而对人际开放起到负向预测性。(3)通过访谈发现,特殊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与大多数健全儿童并无太大差异。通过对视力残疾儿童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与人交谈。特殊儿童需要与人交流来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在独自与异性或长辈交谈时,多数受访者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与人沟通会变得十分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会增加消极情绪。
【关键词】:特殊儿童 人际自立 焦虑 抑郁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2
- 2 文献综述12-16
- 2.1 相关研究12-13
- 2.1.1 特殊儿童12
- 2.1.2 人际自立12
- 2.1.3 焦虑12
- 2.1.4 抑郁12-13
- 2.2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研究13-14
- 2.3 特殊儿童焦虑、抑郁的研究14-15
- 2.4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现状15-16
- 3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16-19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16
- 3.1.1 研究对象16
- 3.1.2 研究内容16
- 3.2 研究构想16-17
- 3.2.1 研究目的16-17
- 3.2.2 研究方法17
- 3.2.3 基本思路17
- 3.3 研究意义17-19
- 3.3.1 理论意义17-18
- 3.3.2 实践意义18-19
- 4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现状及特点研究19-27
- 4.1 研究目的19
- 4.2 研究对象19-20
- 4.3 测量和统计工具20
- 4.4 研究结果20-25
- 4.4.1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总体状况20-21
- 4.4.2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性别、户籍上的差异检验21
- 4.4.3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是否先天残疾和是否在普校就读过的差异检验21-22
- 4.4.4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父母是否残疾的差异检验22
- 4.4.5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地域上的差异检验22-23
- 4.4.6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23
- 4.4.7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残疾类型上的差异检验23-24
- 4.4.8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残疾等级上的差异检验24
- 4.4.9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检验24-25
- 4.5 讨论25-26
- 4.5.1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性别差异25
- 4.5.2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25-26
- 4.5.3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残疾类型的差异分析26
- 4.5.4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分析26
- 4.6 小结26-27
- 5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关系研究27-31
- 5.1 研究目的27
- 5.2 研究方法27
- 5.2.1 研究对象27
- 5.2.2 研究工具27
- 5.3 施测与数据处理27
- 5.4 研究结果27-29
- 5.4.1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相关分析27-28
- 5.4.2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各因子与焦虑的相关28
- 5.4.3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因子与抑郁的相关28
- 5.4.4 特殊儿童焦虑、抑郁对人际自立的回归分析28-29
- 5.5 讨论29-30
- 5.6 小结30-31
- 6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访谈调查分析31-34
- 6.1 研究目的31
- 6.2 研究方法31
- 6.2.1 被试情况31
- 6.2.2 工具31
- 6.2.3 程序31
- 6.3 访谈对象的背景资料31-32
- 6.4 访谈内容分析32-33
- 6.4.1 特殊儿童对人际关系的总体认识、和相处模式32-33
- 6.5 小结33-34
- 7 总讨论34-36
- 7.1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现状及特点研究34
- 7.2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与焦虑、抑郁关系研究34-35
- 7.3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访谈调查分析35-36
- 8 针对提升特殊儿童人际自立水平的对策及建议36-41
- 8.1 特殊儿童应从自身入手全面认识人际自立36
- 8.2 家长应注重对特殊儿童人际自立能力的教育36-37
- 8.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校园环境37-39
- 8.3.1 学校自身方面37-38
- 8.3.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38-39
- 8.3.3 根据特殊儿童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定向辅导39
- 8.4 努力创建良好的交往环境39-40
- 8.5 研究的主要贡献40
- 8.6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A 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44-47
- 附录B 焦虑自评量表47-48
- 附录C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48-49
- 附录D 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研究访谈提纲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二凤;;浅谈农村地区特殊儿童的音乐教育[J];黄河之声;2012年16期
2 吴爱琴;;特殊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年04期
3 肖聪阁;陈旭;姚恩菊;朱学敏;;动态测验在特殊儿童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5期
4 刘璐;;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J];商;2013年16期
5 王强虹;对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邓凤s,
本文编号:1017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01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