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研究
【摘要】:教育变革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之一,一场成功的教育变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只有认同教育变革的理念,积极地参与教育变革,成为教育变革的行动者,才能实现教育变革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实施中央集权式的领导,教育变革通常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实施,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主要实施者,很多时候被施加压力去“表演”,却没有机会去释放自由来决定自己将要做的。这种变革表面上有变革的样子,但往往貌合神离,教师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育变革中来,始终在边缘地带徘徊,最终教育变革也很难取得成功。为了改变教师参与几近瘫痪的困境,使教师真正地参与变革,做变革的主动实施者,努力发挥其潜能,我们就要了解教师参与的现实状况,分析教师抗拒参与变革的原因,知道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复杂心理和组织实施教师参与的复杂性,帮助领导者解决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困境,这也是本文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本研究通过对有关对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改革的成功事例,提出构建教师参与的适宜方式,以便让教师更好地参与教育变革,促进变革的成功。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抗拒参与教育变革的原因。本研究立足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根据教师参与变革的现状,深入思考教师抗拒参与教育变革的问题,从而分析归纳出教师抗拒参与教育变革的原因。第二部分是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分析。教师参与教育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缺乏驾驭团体动力的技能,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除了这些管理问题外,创设合作的机会使教师的生活复杂化,参与过程容易形式化,变革中容易出现一些虚假的授权,这些都是教师参与教育变革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教师参与教育变革并不与自上而下的领导相矛盾。教师参与教育变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领导。教育变革提倡参与和授权,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权给教师,让教师在变革中为所欲为。事实上,真正的参与式领导是双向的,需要教师的参与和领导者的双向作用,而并不是只提倡参与。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抗拒性和复杂性问题需要领导者来解决,教育变革顺利地实施开展也离不开领导者的指导作用。真实的领导者能够在变革的过程中根据变革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让教师参与进来,使教师的参与有利于变革的开展。第四部分是构建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适宜方式。根据对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学校变革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适宜方式,以便领导者能够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提供多种途径,使教师愿意参与教育变革,真正地实现参与和合作,促进变革发展。教师能否参与教育变革直接关系到变革的成功与否。只有认清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现状,解决教师参与教育变革所遇到的问题,才能使教育变革顺利地实施。否则,教育变革就很难取得成效。
【关键词】:教师 参与 教育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2
- (一) 研究缘起10-13
- 1. 教育变革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参与10-11
-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教师参与问题越显重要11-12
- 3. 目前关于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12-13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 探究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使人们对此有清晰地认识13-14
- 2. 研究教师参与教育变革有助于解决学校变革中的实践问题14
- (三) 文献综述14-19
- 1. 有关参与式领导的理论14-16
- 2. 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研究现状16-19
- (四) 概念界定19-21
- 1. 教育变革19
- 2. 教师参与19
- 3. 参与式领导19-20
- 4. 同僚关系20
- 5. 共同治理20-21
- (五) 研究方法21-22
- 1. 文献法21
- 2. 比较研究法21-22
- 一、教师抗拒参与教育变革的原因22-28
- (一) 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22-24
- (二) 很多教师不善于与别的成年人打交道24-25
- (三) 忽视教师职业特性25
- (四) 教师文化的孤立性25-27
- (五) 教师对变革的无名恐惧27-28
- 二、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分析28-33
- (一) 教师缺乏驾驭团体动力的能力28-29
- (二) 教师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29-30
- (三) 创设合作的机会使教师的生活复杂化30-31
- (四) 参与易变为形式化31-32
- (五) 授权实施的虚假化32-33
- 三、教师参与教育变革并不与自上而下的领导相矛盾33-38
- (一) 教师的参与需要自上而下领导33-34
- (二) 领导者在塑造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4-35
- (三) 真实的领导者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参与教育变革35-38
- 四、构建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适宜方式38-45
- (一) 决策制定的清晰性38-39
- (二) 注重非正式的沟通39-40
- (三) 给予教师承担领导者角色的非正式机会40-41
- (四) 灵活地实施改进计划41-42
- (五) 直面变革冲突丰富参与的意义42-43
- (六) 利用教工会议促进教师参与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芳华;略探大学校长与教育变革的关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2 田虎伟;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的对策综述[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东;教育变革的规律是什么?——《变革的力量》三部曲的启示与反思[J];中国出版;2005年01期
4 邵兴江;马川蓉;黄丹凤;;复杂性:教育变革的再认识与实践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5 郑延亮;;教育变革与可变革空间[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6 吴黛舒;;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7 裴俊琴;;实践与创新视野下的中小学校教育变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8期
8 肖川;理论的生机与魅力——《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一书评介[J];教育科学;1991年03期
9 王万俊;有计划教育变革:含义与阻抗[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10 钱民辉;对教育变革命题的再检讨[J];教育评论;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启林;周世厚;;东北亚的教育变革与文化传统论纲——对中国、日本和韩国19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2 王润平;;教育变革中教育学人的角色、责任和素养重建——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后记[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4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真正的教育变革是一个旅程[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马国华 贺艳雄;“杠杆”撬动职业教育变革[N];湖南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淼;在“云端慕课” 促教育变革[N];中国改革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叶渔 实习记者 伍倩倩;海闻:借力国际化促进教育变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5 石培新;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褚清源;上海金山: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师报;2013年
7 蒋丽丽;“诊断”教育变革现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邸晓伟;依托新技术 助力教育变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3年
9 北京商报记者 李立勋;云时代引领中小学教育变革[N];北京商报;2014年
10 戚业国;变革中的教师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丽红;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磊;教育变革设计的合理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瑾瑾;教育变革的意义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4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12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