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德性伦理视角下的美国品格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5 11:01

  本文关键词:德性伦理视角下的美国品格教育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德性伦理 品格 品格范畴


【摘要】:人的生活以幸福为最终目的,幸福是所有行动的最高原则,是一切生命体的基本需求。在希腊语中,幸福与至善是相通的。因此,在柏拉图的至善理念中,强调个人的德性是幸福生活的出发点。一个人的幸福与其德性密切相关,“美好且善良”的人是幸福的,而“不正且邪恶”的人是不幸的。德性包含着过上幸福生活所需的品质,而伦理学关注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德性伦理的目的是要培养有德之人,以此使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幸福社会的构建。为达到幸福生活的目的,不仅需要道德规范的外部约束,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德性本身出发,研究中心要从“道德行为”转向“道德行为者”本身,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现代道德危机,实现“治标又治本”。因此,本文研究是从“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开始的。而后,如何培养一个有德之人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养成一个人的德性呢?基于“德性可教”的前提下,德性作为具有内在性和获得性特征的优秀品质,与品格(在道德领域被认为是值得拥有和称赞的品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为达到个体德性的养成,需要对其进行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是美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并被视为解决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选择相对其他国家,更趋于成熟的美国品格教育来进行探索,从德性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美国品格教育的核心伦理价值,从概览的宏观图景式研究深入到微观的深层透视研究层进而推进到对于其可操作性内容的精细研究层面。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在实然层面获得切实的借鉴,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此,本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为有德之人需要哪些品质?问题二,如何教授这些品质?采用什么教育方法才有效?问题三,美国的品格教育因何而来?其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问题四,美国的品格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难点等,并对德性伦理、品格及品格教育等相关概念进行解读。第二章:研究品格教育的哲学基础:德性伦理,论证“何谓德性伦理?”、“德性是否可教?”、“若可教,如何教?”的命题,从品格教育的维度来探讨德性施教的问题。第三章:首先梳理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背景,追溯古希腊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渊源,到近代品格教育对德性伦理的追寻,再到对现代品格教育没落进行德性反思,从而明确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学的基本方向。在传统德性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探究美国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诉求。第四章:美国品格教育基本范畴,提出有德之人所需要的具体品质。重点阐述了美国品格教育范畴体系中的智慧、勇气、人道关爱、公平正义、节制、超越性等六大德性之下的二十多项品格范畴的具体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第五章: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方略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本文从品格范畴、道德社群和社会保障三个维度来分析美国品格教育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试图批判性的汲取美国品格教育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成分,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和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时忠,刘长海;教师如何开展品格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10期

2 金升霞;;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3 严开宏;;基于人生目标的品格教育[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4 程翔;;品格教育亟待加强[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2期

5 丁道勇;;品格教育:观点与评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美国品格教育理论对学校实践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14期

7 郑娟;;品格教育的追寻——社会、家庭与学校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8期

8 赵惠娟;;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品格教育思想初探[J];才智;2011年11期

9 郭祥;;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中品格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以“端午节”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7期

10 谭再文;美国“品格教育伙伴”成立[J];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海青;;品格教育:德性之维——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德性伦理反思[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陆霞;;小学生品格教育中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曲道芳;;幼儿园如何通过家园互动 促进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曲道芳;;幼儿园如何通过家园互动促进礼仪品格教育的开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吉林卷)[C];2010年

5 杨艳;;让少儿爱茶——在实践中培养少儿学茶艺的兴趣[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6 陈琳;舒红;;爱国品格教育是永恒的课题[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7 覃春梅;;浅析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赵霞;英威达助力品格教育课程[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齐怀亮;合水开展重塑陇人品格教育[N];陇东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杜悦;品格教育: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沙青;昆明炎皇学校首开“品格学校”先河[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本报实习生 王甜;品格,可以点亮人的一生[N];新华日报;2013年

6 齐瑞普;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筑基[N];中国冶金报;2008年

7 程新民 刘晓霞 殷术明 张玉红;布局品格 赢在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莲;美国品格教育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裴佳倩;德性伦理视角下的美国品格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婧;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琳;美国新品格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宁芬芬;美国品格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洁;当代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莹;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莉莉;论西方励志书在实施品格教育中的作用--以《美德书》为例[D];温州大学;2010年

10 闫惠威;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2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32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