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大学新生研讨课为例
本文关键词: 云环境 IFE模型 教学资源 有效性 微信企业号 新生研讨课 出处:《远程教育杂志》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究云环境下教学资源有效性的表现维度和影响因素,构建了IFE(Influence FactorsEffectiveness,影响因素和有效性)模型。该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资源及其它;有效性表现维度包括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学习效果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为参照,学生发展包括社会心理、认知发展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通过在高校新生研讨课中开展的实证研究,使用SPSS和AMO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访谈的文字材料,以检验IFE模型。新生研讨课使用的网络平台是基于微信企业号构建的云环境下的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平台发布和分享资源、交流和互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推送技术因素对教学有效性无显著性影响,资源推送机制和资源内容对教学有效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和环境)对资源的使用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eaching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dimens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cloud environment, A IFE(Influence factors effects model is construct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technology, resourc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dimensions of effectiveness include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Bloom's cognitive goals. Student development includes social psychology,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values.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the freshmen's seminar, we use SPSS and AMOS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and combine the text materials of the interview. In order to test the IFE model, the network platform used in the freshman seminar is a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cloud environment built by Wechat enterprise account, through which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blish and share resource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chnical factors of resource push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esource push mechanism and resource conte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other factors (teachers, students, students, etc.). Teaching and environmen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se of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基金】: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支持实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MCM2016040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4期
2 张海燕;戴心来;王健;褚芸芸;;教育技术学专业新生研讨课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4年06期
3 刘国华;谈课堂教学反馈[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02期
4 姜云;浅谈教学反馈的功能和原则[J];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5 王彦明;;“有效教学”的社会学追问[J];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6 黄栋贵;反馈与控制在教学中的应用[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7 张兰红;;重视教学反馈 实现教学相长[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8 徐章英,顾力兵;;教学反馈系统[J];中国电化教育;1996年05期
9 曹荣誉;;教学反馈——功能与方法[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10 王仲,康葳;浅谈信息反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游;;论教学疲劳的形成、调控和预防[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讲师、社会学博士 杨小辉;请学生喝咖啡是种有益探索[N];东方早报;2013年
2 衢州市菁才中学校长 林炳伟;“自主尝试”之教学[N];衢州日报;2011年
3 罗仁洪;品尝自助教学大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4 潘曼江;新课程呼唤“无障碍教学”[N];光明日报;2004年
5 张金龙;西华县教体局 六项措施狠抓教学工作[N];周口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沈祖芸;700天课堂演变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斌武;课堂教学伦理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晓军;新生研讨课任课教师的适应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陈延云;人脸感知在网络教学有效性监督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冯沙沙;“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戈;多媒体教学大潮下对传统教学优点的弘扬[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晓丽;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段仕林;授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6年
7 干丰宁;“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8 梁晓航;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云南大学的实践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9 侯琰琪;微课模式下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晓晓;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9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0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