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风险评估:“好的教育政策”评价之依据

发布时间:2018-03-09 13:15

  本文选题:教育政策 切入点:风险评估 出处:《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政策的价值可以通过话语、文本和效应三个坐标体系进行评价。好的教育政策评价是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结合。教育政策的理性价值体现在民主与科学的目标体系中,通过恰当而有意义的工具实现。在当今风险社会,具有工具意义的教育政策风险评估是"好的教育政策"的必要依据。在诸多政策风险评估工具中,比较适合教育政策特点的工具是CIM分析法。在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当中,各类风险因素不可能有序出现,而是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并联响应型CIM模型更为合适。以我国两项教育政策过程为例,文章使用CIM分析法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发现总的政策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三个维度上均存在高风险因素。为了保障教育政策效果与目标的一致,我们应该在政策制定阶段就充分考虑这些高风险因素的预防与消解,在执行阶段及时补救。
[Abstract]: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policy can be evaluated through three coordinate systems of discourse, text and effect. Goo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is the combination of rational value and instrumental value. The rational value of educational policy is embodied in the objective system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In today's risk society, instrumental education policy risk assessment is a necessary basis for a "good education policy". In many policy risk assessment tools, The more suitable tool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policy is CIM analysis.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education policy, all kinds of risk factors can not appear orderly, but show a strong randomness. Therefore, the parallel responsive CIM model is more suitable. Taking the process of two educational policies in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CIM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its risk, and finds that the overall policy risk is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onal policy effect and goal, we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of these high risk factors in the stage of policy making, and remedy time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研究院;
【分类号】:G5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俭;关于素质教育政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2 姚晓春;论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3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4 河源;简析日本教育政策的制订[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王世忠;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涵义、特征及其功能的探讨[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姚晓春;简论教育政策的限度[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7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常为 ,杜朝晖 ,刘仁辉;论教育政策制定者个人因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2年01期

9 潘苏进;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政策的演进[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0期

10 祁型雨;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张晓昭;孙忠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新加坡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张杰;;建国初期对私立学校的保护和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学光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科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周洪宇;建议成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以瑾邋张圣华;为了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赵改荣;教育政策惠于民[N];新乡日报;2013年

5 王心禾;那些教育政策不能跳过的程序[N];检察日报;2013年

6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中央教科所科研处副处长 杨润勇;教育政策咨询应该制度化[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杨颖秀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要善于将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博;多层治理语境中的欧盟教育政策[D];厦门大学;2008年

2 乔卫丽;关于教育政策学科名称歧义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国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艳萍;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时期教育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虹瑶;欧盟援助非洲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武梅顺;越南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敏;“同城待遇”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月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教育政策中物的问题[D];山东大学;2016年

9 马倩倩;美国政府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研究(20世纪40年代-60年代)[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傅丽雯;美国托管时期对冲绳的教育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8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588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