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学习分析视角下在线学习干预模型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26 14:54

  本文选题:学习分析 + 在线学习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传统RTI模式构建的在线学习干预模型,是一个循环迭代的干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五个要素:筛选、监控、多层次干预、决策和分析。研究者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加以筛选和分析,及时预测可能出现学习风险的学习者从而提供适当的学习干预。该模型的特点:第一,突破现有的以传统课堂环境为背景的学习干预研究,将学习干预模型应用于在线学习的真实情境;第二,从学习分析的视角逐步明确和细化学习干预的方法、过程和策略并借助技术工具实施可操作且有效的干预措施;第三,通过问卷调查、SPSS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在线学习干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线学习干预模型的应用效果较好,实验对象的学习结果与模型预测的结论较为一致,且被干预的学习者能够适应干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规避了学习风险。
[Abstract]:The online learning intervention model based on traditional RTI model is a circular iterative intervention model. The model consists of five main elements: screening, monitoring, multi-level intervention, decision-making and analysis. The online learning behavior data are screen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learning analysis technique, and the learners who may have learning risk can be predicted in time to provide appropriate learning interven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as follows: first,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study of lear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apply the learning intervention model to the real situation of online learning; seco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analysis, we gradually define and refine the methods,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 of learning intervention and implement operational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ith the help of technical tools. The effectiveness of online learning intervention model was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er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online learning intervention model has a good effect, and the learning results of the subjec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he model, and the affected learners can adapt to the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Effectively avoid learning risks.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华东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混合学习RTI适应性干预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第五期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慧琼;姜强;赵蔚;李勇帆;赵艳;;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绩效预警因素及干预对策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2 李彤彤;黄洛颖;邹蕊;武法提;;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习干预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06期

3 唐丽;王运武;陈琳;;智慧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分析的干预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4 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培;王海燕;;可穿戴技术助推科学教育之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年16期

2 刘璐;杨威;;项目课程混合式学习中的知识服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年15期

3 丁世强;赵可云;;大数据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预警系统研究[J];终身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4 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年07期

5 张苏榕;;智慧学习环境下成人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实现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13期

6 汪雅霜;嵇艳;;大数据分析与量化研究的区别与整合——兼议教育量化研究的未来走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7 张家华;邹琴;祝智庭;;学习分析视角下在线学习干预模型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8 李金林;;移动学习发展及其绩效评价设计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7期

9 杨雪;姜强;赵蔚;李勇帆;李松;;大数据时代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拖延诊断与干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10 林敏;;高职院校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精准教学[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法提;牟智佳;;基于学习者个性行为分析的学习结果预测框架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01期

2 吴洪艳;;智慧学习视角下个性化在线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6期

3 杨俊锋;龚朝花;余慧菊;Kinshuk;;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对话ET&S主编Kinshuk(金沙克)教授[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4 陈琳;陈耀华;郑旭东;李振超;;智慧教育 中国引领[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5 刘名卓;祝智庭;;视频微课的实用学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6 姜强;赵蔚;王朋娇;王丽萍;;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自适应在线学习分析模型及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1期

7 胡艺龄;顾小清;罗九同;陈婧雅;;教育效益的追问:从学习分析技术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8 曹晓明;朱勇;;学习分析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9 顾小清;郑隆威;简菁;;获取教育大数据:基于xAPI规范对学习经历数据的获取与共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10 许陵;冉新义;陈梅芬;;基于生物信号的远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学习动力探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3 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罗锡武;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J];学习导报;2003年08期

5 何善平;从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看学习方式多样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4期

6 李红美;;论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J];继续教育;2006年11期

7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8 李伟;;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制定的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玉喜;;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10 韩笑;;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冯子勇;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特征学习和分类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星;关系分类模型的学习界限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潘剑寒;基于多潜在空间的迁移学习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杨春;反馈类型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中介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浩宇;资源整合、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10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以宣;感知教师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荣敬;不同情绪状态对学习判断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兰翠;M00C学习平台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航;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生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左扬扬;碎片化时代下企业微课程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戚政霞;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苏治芳;小学中高年级“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华;提高中职生语文课堂学习动力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强敏;“学困生”的现状调查与教育转化途径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10 谢平;对初中学困生学习素质提高的情感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7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937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