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大学生媒体多任务在冲动性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15 12:53

  本文选题:媒体多任务 + 冲动性 ; 参考:《现代预防医学》2017年21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媒体多任务在冲动性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媒体使用问卷(MUQ)、冲动量表(BIS-11)与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辽宁某高校1 2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冲动总分、忧郁和焦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的媒体多任务、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及忧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媒体多任务与冲动性和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相关(P值均0.01);结构方程建模拟合良好,X~2/df=4.726,CFI、GFI、TLI、SRMR和RMSEA分别为0.955、0.995、0.933、0.007 8、0.055;冲动性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为0.320,通过媒体多任务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为0.006,总效应为0.326;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为(95%CI:0.000 5~0.016 4)。结论大学生养成良好自控力,可降低媒体多任务操作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multi-task media in college students' impulsiveness and mental health. Methods A total of 1 224 college students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edia use questionnaire (MUQN), impulse scale (BIS-11) and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20).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otor impulse, unplanned impulse, total score of impuls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different genders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unplanned impulses and depression (P = 0.05); media multitasking correlated with impulsiveness and mental health factors and total scores (P = 0.0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well fitted with CFII-GFI (2.726%); SRMR and RMSEA (0.9550.995) were 0.9330.007 (0.055); impulsivity was correlate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0.9550.995g / r = 0.9330.007 / 0.055). The direct effect of health is 0.320, the indirect effect of multi-task through media on mental health is 0.006, and the total effect is 0.326% Bootstrap effect. Conclusio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self-control in college students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multi-task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锦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辽宁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媒体多任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No189)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课题2016 B-KC 014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
【分类号】: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训教师是关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0期

2 戴丽红;;论心理健康与正确认识自我[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王成全,卢红艳;创造良好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Z1期

4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合唱”[J];中小学管理;2000年10期

5 杨忠健;社会活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之六[J];中小学管理;2000年12期

6 王成全;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先使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7 管文荣;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8 贾素萍;中专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9 连社君,刘卫平;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S1期

10 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袁东;;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调整策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王东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贾严宁;金丽鑫;杨慧;;上海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5 宋怡;杨映秋;孔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思考[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郭海峰;;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张佩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姚健儿;;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9 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郭兰;傅安州;霍绍周;;地位·心态·角度·方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樊世钢 杨占苍;目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徐鸣;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3 杨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N];科学导报;2005年

4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寓引创”特色学科渗透法保障学生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7年

5 屈连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N];抚顺日报;2007年

6 许琦敏;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N];文汇报;2008年

7 河南省济源市教科所 孔礼战邋崔建平;以点带面 铺开心理健康教育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赵永新;青少年中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N];福建科技报;2008年

9 第六十三中学 范文明;心理健康教育让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N];天津教育报;2009年

10 沭阳县南关小学 胡华玲;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巍;医科大学不同层次医学生心理健康和影响因素的比较及相关对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2 吴霞;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肖e,

本文编号:2022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22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