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的农民工子弟同辈群体社会网络研究——基于历史文献梳理
本文选题:乡土社会 + 转型社会 ; 参考:《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11期
【摘要】:农民工子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物,繁衍出诸多问题引起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和学术领域的思考、探索。文章通过上溯至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厘清当代"乡村混混"的社会网络分析框架,分析中国"混"的农民工子弟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亚文化,探索儿童群体或个人所处的网络地位、微观网络背后的文化脉络和社会结构要素,以及农民工子弟群体的社会网络和制度安排。分析发现"混"的儿童群体依靠"义"和"力"互补维持的文化原则,"义"是支持其群体成立和维持内部稳定性的机制,"力"则是维持群体间动态平衡和分层的机制,由此形成"等序"和"差序"并存的结构。通过与威利斯对英国工人阶层子弟"小子们"微观社会网络、群体亚文化等的比较研究,发现这个群体同时具有对中产阶层制度的认同和农民工子弟身份认同,这种结构在农民工子弟向上通道狭窄的情况下,具有阶层流动的相对开放性,并没有造成农民工阶层认同的封闭。由此,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宏观的教育制度和微观的社会网络改变农民工子弟身份的同质性结构。
[Abstract]: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the product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Many problems have caused the mainstream media to report and think and explore in the academic field. By tracing back to the analysis frame of traditional rural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 and clarify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ramework of contemporary "rural mixed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relations network and subcultur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twork status of children or individuals,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social structural elements behind micro networks, and the social network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mixed" group of children depends on the cultural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 and "forc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meaning" is the mechanism to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nal stability of the group, while "force" is the mechanism to maintain dynamic balance and stratification among groups. From this formation "equal order" and "difference order" coexisting structure.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Willis on the microcosmic social network and group subculture of the childre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Britain, it is found that this group has both the identity of the middle class system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his kind of structure has the relative openness of stratum flow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arrow upward passag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does not result in the closure of migrant workers' stratum identity.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omogeneous structur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s identity can be changed through macro education system and micro social network.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晨;;农民工子弟教育中的问题[J];人口与经济;2010年S1期
2 龚金星;汪志球;;农民老谭情倾农民工子弟[J];农家之友;2011年02期
3 车辉;;他们的课桌在哪里——北京关停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调查[J];当代劳模;2011年09期
4 张银海;;农民工子弟:如何逃离“阶层再生产”?[J];南风窗;2012年01期
5 钱静雅;姜军;兰佩琴;简琪;;成都及周边农民工子弟校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J];商;2012年12期
6 赵小翠;;农民工子弟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年06期
7 蔡洁;;试论我国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J];时代人物;2007年11期
8 ;心系流动花朵,播洒爱心阳光——本刊志愿者走进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纪实[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年17期
9 翟伟 ,杨维汉;前进的步履啊,为何如此沉重——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实录[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年04期
10 马宏;马国栋;彭秀淼;兰建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潘瑞康;;关于流动儿童入学难的探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成丹丹;陈汝彬;陈纤纤;吴念阳;;上海市随迁儿童阅读关怀模式的实践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声;政协委员建议降低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门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铎思;农民工子弟校成“黑校”背后的困境[N];工人日报;2007年
3 江娜 吴文婷;六大难题困惑农民工子弟学校[N];农民日报;2007年
4 江娜;别让农民工子弟学校再“困惑”[N];农民日报;2007年
5 段菁菁;杭州农民工子弟学校尝试使用“循环课本”[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徐敏;帮助农民工子弟真正“融入”[N];解放日报;2012年
7 禹振华;我省为何不建“农民工子弟学校”[N];湖南日报;2012年
8 高柱;农民工子弟校期盼“绿色通道”[N];工人日报;2004年
9 翟伟 杨维汉;民工子弟校艰难前行[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尹晓华;农民工子弟校该怎么办?[N];四川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琴;北京市朝阳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曾庆吉;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蔡靖;杭州农民工子弟学习生活的人种志调查[D];浙江大学;2017年
4 朱双花;基于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弟赏识教育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吉利;战略管理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6 沙丽娜;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弟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莫怡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邢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两为主”政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齐玲;同辈群体交往对中职生信任感与人际关系影响的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乔玲;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及学校教育管理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5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06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