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发展性教师评价观建立学习型教师评价组织
发布时间:2021-04-16 21:21
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教师评价的研究文献,以及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工作,本人发现我国教师评价效果并不十分乐观,教师评价存在一些诸如许多教师并不欢迎教师评价,或对教师评价并不采取合作的态度等问题。经过思考与分析,本人发现教师评价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它实质是行-政主义的管理。英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反省和批评了这种评价制度,认为教师评价不能以奖惩为目的,经过广泛的试点和研究,证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可行性。为此本人提出树立发展性教师评价观,建立学习型教师评价组织,以此期望推进教师评价的改革。经过探讨,本文提出评价需要追求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双向沟通、协商与合作;被评价者可以选择合作教师作为自己的评价者;评价一定要坚持评价者的职责——回应等一些操作性建议和策略。针对建立学习型评价组织存在的沟通障碍,本文提出以评价会谈作为沟通的工作轴,结束思维的演戏等建议和策略,并触及对减轻习惯性防御问题的探讨。本文探索和提出的建设性的改革建议和策略,是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积极建设。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调查与结果
现象之一: 如此评价结果
现象之二: 2+2或者4+2
现象之三: “怕”起了学生
现象之四: 失去了信心
现象之五: 变态教学
现象之六: 手段非凡
现象之七: 层层防御
现象之八: 集体失语
现象之九: 被动接受
现象之十: 不统一的认识
第二部分 现象之反思
一、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片面量化的问题
二、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乏对被评价者的服务
三、 奖惩性教师评价过重强调外在压力忽视教师的内在动力
四、 奖惩性教师评价自上而下进行操作
五、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乏民主
六、 奖惩性教师评价目前不切实际
七、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少沟通,不利于组织的建设
第三部分 探索及建议
一、 树立发展性教师评价观
(一) 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或根本出发点
1.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含义
2.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优越性
(二) 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国际一种新的教师评价发展趋势
二、 学习型组织对于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1.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2. 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一种崭新而有生命力的工作方式
(二) 学习型组织对于教师评价的建设策略
1. 评价者与教师追求沟通、协商与合作
2. 选择合作教师作为自己的评价者
3. 提供一种新的评价观察方式——日志
4. 坚守评价者的职责——回应
5. 保密性的反馈
三、 铲除迈向学习型组织的障碍:沟通不良
(一) 沟通的工作轴:评价会谈
1. 学会区别两种类型的共识
2. 作为成员要为超越自己的见解而努力,并非是为了赢得对话
3. 悬挂假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 讨论是深度会谈不可少的搭配
(二) 结束思维的演戏
1. 反观自照
2. 修正自己
(三) 减轻习惯性防御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框架设计及其操作[J]. 程振响. 学校管理. 2000(04)
[2]发展性教师评价及其原则[J]. 程振响. 学校管理. 2000(03)
[3]英国中小学教师评估[J]. 曹炎. 中小学管理. 1996(03)
[4]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J]. 张民选. 外国教育资料. 1995(03)
本文编号:3142194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调查与结果
现象之一: 如此评价结果
现象之二: 2+2或者4+2
现象之三: “怕”起了学生
现象之四: 失去了信心
现象之五: 变态教学
现象之六: 手段非凡
现象之七: 层层防御
现象之八: 集体失语
现象之九: 被动接受
现象之十: 不统一的认识
第二部分 现象之反思
一、 奖惩性教师评价存在片面量化的问题
二、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乏对被评价者的服务
三、 奖惩性教师评价过重强调外在压力忽视教师的内在动力
四、 奖惩性教师评价自上而下进行操作
五、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乏民主
六、 奖惩性教师评价目前不切实际
七、 奖惩性教师评价缺少沟通,不利于组织的建设
第三部分 探索及建议
一、 树立发展性教师评价观
(一) 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或根本出发点
1.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含义
2.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优越性
(二) 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国际一种新的教师评价发展趋势
二、 学习型组织对于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1.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2. 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一种崭新而有生命力的工作方式
(二) 学习型组织对于教师评价的建设策略
1. 评价者与教师追求沟通、协商与合作
2. 选择合作教师作为自己的评价者
3. 提供一种新的评价观察方式——日志
4. 坚守评价者的职责——回应
5. 保密性的反馈
三、 铲除迈向学习型组织的障碍:沟通不良
(一) 沟通的工作轴:评价会谈
1. 学会区别两种类型的共识
2. 作为成员要为超越自己的见解而努力,并非是为了赢得对话
3. 悬挂假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 讨论是深度会谈不可少的搭配
(二) 结束思维的演戏
1. 反观自照
2. 修正自己
(三) 减轻习惯性防御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框架设计及其操作[J]. 程振响. 学校管理. 2000(04)
[2]发展性教师评价及其原则[J]. 程振响. 学校管理. 2000(03)
[3]英国中小学教师评估[J]. 曹炎. 中小学管理. 1996(03)
[4]回应、协商与共同建构——“第四代评价理论”评述[J]. 张民选. 外国教育资料. 1995(03)
本文编号:314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14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