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4 06:42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464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其可视化展示的方法,从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方面,学者们对翻转课堂基本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紧跟时代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大学英语、微课、深度学习、微视频、知识图谱是翻转课堂领域研究的热点,思政课和SPOC是研究的前沿。翻转课堂在国内的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反思。其一,要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防止研究的单一性。其二,要开展协同研究,形成翻转课堂"教学共同体"。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34(10)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年度发文量(二)期刊分析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61年共计发文7篇,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特征及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探究式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等。然而,因其绝大多数论文是独立完成,鲜有合作,故节点虽大,却没有连线。除田爱丽外,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祝智庭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赵呈领教授、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明选教授也都十分关注翻转课堂,对此发表了数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他们可谓是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图3中的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52,说明整体而言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并未形成合力,尽管出现了一些研究团队,但往往规模偏小,仅限于同一机构内部的师生或同事之间的合作,且合作的次数也都偏少,如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玉斌团队、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曾明星团队等。因此,作者之间应该增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另外,作者合作图谱中节点年轮的颜色对应作者发文的年份,而年轮的厚度则表明该年作者发文的数量。图3中绝大多数节点年轮的颜色比较单一,即使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田爱丽这个节点也只有3种颜色,反映出学者们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普遍较短,持续性不高。图2期刊分布图3作者合作图谱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61年共计发文7篇,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特征及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探究式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等。然而,因其绝大多数论文是独立完成,鲜有合作,故节点虽大,却没有连线。除田爱丽外,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祝智庭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赵呈领教授、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明选教授也都十分关注翻转课堂,对此发表了数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他们可谓是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图3中的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52,说明整体而言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并未形成合力,尽管出现了一些研究团队,但往往规模偏小,仅限于同一机构内部的师生或同事之间的合作,且合作的次数也都偏少,如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玉斌团队、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曾明星团队等。因此,作者之间应该增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另外,作者合作图谱中节点年轮的颜色对应作者发文的年份,而年轮的厚度则表明该年作者发文的数量。图3中绝大多数节点年轮的颜色比较单一,即使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田爱丽这个节点也只有3种颜色,反映出学者们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普遍较短,持续性不高。图2期刊分布图3作者合作图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吴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8)
[2]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评价[J]. 罗莎.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4)
[3]翻转课堂真的能提升学习成绩吗?——基于38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 王翠如,胡永斌.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4)
[4]影响翻转课堂学习适应性的关键因素[J]. 秦超,谢非,高洁.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5)
[5]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3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 李彤彤,庞丽,王志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6]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 亓玉慧,高盼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7]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元分析——基于70篇采用随机实验或准实验的相关研究文献[J]. 宁可为,顾小清,王炜.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3)
[8]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以“摄影基础”为例[J]. 王济军.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1)
[9]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王瑞娟,印志鸿. 现代教育管理. 2017(12)
[10]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影响因素探析——基于X校27门课程的跟踪研究[J]. 王润兰,张振国,马艳彬,宋潇.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
本文编号:3359485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34(10)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图1年度发文量(二)期刊分析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61年共计发文7篇,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特征及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探究式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等。然而,因其绝大多数论文是独立完成,鲜有合作,故节点虽大,却没有连线。除田爱丽外,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祝智庭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赵呈领教授、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明选教授也都十分关注翻转课堂,对此发表了数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他们可谓是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图3中的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52,说明整体而言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并未形成合力,尽管出现了一些研究团队,但往往规模偏小,仅限于同一机构内部的师生或同事之间的合作,且合作的次数也都偏少,如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玉斌团队、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曾明星团队等。因此,作者之间应该增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另外,作者合作图谱中节点年轮的颜色对应作者发文的年份,而年轮的厚度则表明该年作者发文的数量。图3中绝大多数节点年轮的颜色比较单一,即使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田爱丽这个节点也只有3种颜色,反映出学者们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普遍较短,持续性不高。图2期刊分布图3作者合作图谱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61年共计发文7篇,内容主要涉及翻转课堂的特征及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转变与综合素养提升、探究式教学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慕课+翻转课堂”的实证研究等。然而,因其绝大多数论文是独立完成,鲜有合作,故节点虽大,却没有连线。除田爱丽外,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的祝智庭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赵呈领教授、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明选教授也都十分关注翻转课堂,对此发表了数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他们可谓是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翻转课堂的研究者。图3中的网络密度(Density)为0.0052,说明整体而言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并未形成合力,尽管出现了一些研究团队,但往往规模偏小,仅限于同一机构内部的师生或同事之间的合作,且合作的次数也都偏少,如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李玉斌团队、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的曾明星团队等。因此,作者之间应该增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水平,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另外,作者合作图谱中节点年轮的颜色对应作者发文的年份,而年轮的厚度则表明该年作者发文的数量。图3中绝大多数节点年轮的颜色比较单一,即使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田爱丽这个节点也只有3种颜色,反映出学者们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普遍较短,持续性不高。图2期刊分布图3作者合作图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吴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8)
[2]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评价[J]. 罗莎.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4)
[3]翻转课堂真的能提升学习成绩吗?——基于38项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 王翠如,胡永斌.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4)
[4]影响翻转课堂学习适应性的关键因素[J]. 秦超,谢非,高洁.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5)
[5]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3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 李彤彤,庞丽,王志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5)
[6]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 亓玉慧,高盼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7]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效果的元分析——基于70篇采用随机实验或准实验的相关研究文献[J]. 宁可为,顾小清,王炜. 现代教育技术. 2018(03)
[8]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研究——以“摄影基础”为例[J]. 王济军.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8(01)
[9]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任务驱动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王瑞娟,印志鸿. 现代教育管理. 2017(12)
[10]高校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影响因素探析——基于X校27门课程的跟踪研究[J]. 王润兰,张振国,马艳彬,宋潇. 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
本文编号:3359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35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