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心理韧性是个人在经历了创伤、危险、逆境等重大的压力后对外界的重新适应度,表示个体从艰难的环境中重新恢复。在激烈的生存竞争社会环境中,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给小学生个人、家庭都带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家庭结构都面临着挑战,学生父母的感情、是否外出务工、家庭和学校暴力、传统家庭结构的消解等都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并对小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带来影响。现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韧性问题已经有学者展开有效地干预研究,同时在一些小学中教师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的心理韧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探究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心理韧性和干预之间的关系、心理干预的效果等,为提升小学生的心理韧性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研究基于学术界对心理韧性、心理团体干预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利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式对249名小学生进行评测,分析小学生心理韧性现状、团体干预有效性等等,并得出下列几项结论:(1)小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情况趋于中等偏上,小学生在积极认知、情绪控制、目标专注、家庭和人际支持方面的心理韧性情况良好。(2)小学生的性别不同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不显著。(3)小学生的年级不同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4)小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心理韧性的整体差异上不显著,但独生子女在家庭支持、积极认知和人际支持方面的得分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5)小学生父母是否离异在心理韧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6)城镇生源地的小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人际支持、总分方面都高于来自农村的小学生,具有显著水平。(7)心理韧性团体干预会提升小学生们的心理韧性水平,并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韧性 现状 心理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2
- 1.1 心理韧性概述12-14
- 1.1.1 心理韧性的概念界定12-13
- 1.1.2 心理韧性的测量13-14
- 1.2 心理韧性的研究综述14-17
- 1.2.1 心理韧性的整体研究概述14-16
- 1.2.2 心理韧性的未来发展趋势16-17
- 1.3 心理韧性的干预17-22
- 1.3.1 心理韧性干预的概念17-18
- 1.3.2 团体辅导在心理韧性干预中的作用18-20
- 1.3.3 国内外关于团体辅导干预心理韧性的研究20-22
- 2 问题的提出22-25
- 2.1 研究内容22-23
- 2.2 研究目的23
- 2.3 研究意义23
- 2.3.1 理论意义23
- 2.3.2 现实意义23
- 2.4 研究假设23-25
- 3 研究设计25-27
- 3.1 研究思路25
- 3.2 研究方法25-27
- 3.2.1 文献研究法25
- 3.2.2 问卷调查法25
- 3.2.3 实验法25-26
- 3.2.4 数理统计法26-27
- 4 研究一: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27-34
- 4.1 研究对象27-28
- 4.2 研究工具28-29
- 4.2.1 自编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表28
- 4.2.2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28-29
- 4.3 研究结果29-34
- 4.3.1 小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情况29-30
- 4.3.2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的差异30
- 4.3.3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年级上的差异30-31
- 4.3.4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31-32
- 4.3.5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32
- 4.3.6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生源地上的差异32-34
- 5 研究二: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干预机制34-43
- 5.1 研究对象34-35
- 5.2 实验设计35
- 5.2.1 实验课程设计35
- 5.2.2 实验比较设计35
- 5.3 研究工具35-38
- 5.4 研究程序38-39
- 5.4.1 教师培训38
- 5.4.2 实验筛选38-39
- 5.4.3 团体辅导制定和实施39
- 5.5 研究结果39-43
- 5.5.1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前测整体对比情况39-40
- 5.5.2 对照组前后评测对比情况40-41
- 5.5.3 实验组前后评测对比情况41
- 5.5.4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后测整体对比情况41-43
- 6 讨论与建议43-51
- 6.1 小学生心理韧性现状讨论43-46
- 6.1.1 小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情况分析43
- 6.1.2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3-44
- 6.1.3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4
- 6.1.4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4-45
- 6.1.5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父母是否离异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5
- 6.1.6 小学生心理韧性在生源地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5-46
- 6.2 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干预讨论46-48
- 6.2.1 团体干预的效果分析46
- 6.2.2 干预有效性因素分析46-47
- 6.2.3 定性分析47-48
- 6.3 建议48-51
- 6.3.1 增强小学生心理韧性干预的有效性48
- 6.3.2 个人是提升学生心理韧性的关键48-49
- 6.3.3 积极的学校和家庭支持能促进学生心理韧性提升49
- 6.3.4 社会环境应给予小学生群体保护和关注49-51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一57-60
- 附录二60-61
- 后记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颖;职校学生心理需求初探[J];职教通讯;2000年04期
2 姜晓燕,周凤玲;试论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减负对策[J];教育探索;2001年09期
3 魏敏洪;关注学生心理 提高教师素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刘广 ,徐月香;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02年12期
5 杨世斌;浅谈学生心理需求与教师素质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22期
6 郭军,万秋;揣摩学生心理做好“心”的工作[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7 郭晓梅;诱导启、发学生心理自觉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年S1期
8 朱发仁;傅新民;;高职学生心理行为研究综述[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9 贾立娜;;让他们也摘到“果子”——厌学学生心理之我见[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10 郭胜忠;高朕栋;高欣;;高校学生心理委员设置的现状与思考[J];校园心理;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红东;;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心理的需要[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宋歌;;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彭丽华;;中专学生心理特征调查[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罗青姣;;关注学生心理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李飞;臧永军;张爱红;;关于构建高校一年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体系的几点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晓婴;;基于高校BBS浅谈学生心理危机及有效调控初探[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3年
7 徐璐;全莉娟;;大学生心理求助调查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王竹红;朱云;;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异常行为观察与思考[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刘惠莲;;谈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减负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胡彬;;“贵族类”(民办)学校普通班学生心理之分析[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继刚;经验显示:学生心理教育至关重要[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邓清平 重庆市酉阳县实验小学;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冉茂奇;注重学生心理教育[N];重庆日报;2000年
4 山东省长岛县北长山中心小学 顾雁群;根据学生心理 选择家访方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刘静;重视学生心理需求[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北京小学 张爱云;武术课要抓住小学生心理[N];中国体育报;2003年
7 江芸涵;班主任要“走进学生心理”[N];四川日报;2007年
8 贾建厅;教育要注重学生心理环境建设[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邓小群 江惠萍;深圳学生心理危机低龄化[N];深圳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丹;高校应注重学生心理教育[N];通信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秀英;中小学学生心理虐待及受虐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滔;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周海清;某高校学生心理评测辅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尔晓冉;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秦永超;大学生心理需要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徐焕芳;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现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魏萍;大学生心理求助与应对效能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8年
7 张慧媛;ELT课堂中教师的消极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贾红媛;寄宿学校学生心理热点问题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娜;ZS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4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