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关键词: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深度学习的目标面向提升学习者的问题解决、高阶思维、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等高阶能力。深度学习评价应以深度学习目标为导向,运用调查、测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深度学习过程及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对深度学习目标进行反思和修订。该文就如何评价深度学习这一问题,提出构建以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比格斯的SOLO分类法、辛普森的动作技能目标分类法和克拉斯沃尔的情感目标分类法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多维评价体系,以非结构化的深层知识、高阶认知技能、高阶思维能力和高水平动作技能等的形成为深度学习评价的现实标准,构建认知、思维结构、动作技能和情感四位一体的深度学习评价体系,以解析不同领域中深度学习者可达成的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习评价 SOLO分类法
【基金】:扬州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双语课程研究性教学实践探索”(课题编号:YZUJX2012-14B)研究成果 校“新世纪人才工程”项目支持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也是如此,并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变革趋势。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已经成为贯穿全体公民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学习者个性的创新教育。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吴有昌;;SOLO分类学对布卢姆分类学的突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戴忠恒;情感目标的分类及其测量方法[J];心理科学;1992年03期
4 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晓莉;;试论教学目标的设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2 卢楠楠;;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建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9期
3 吴昌泽,杜智敏,吴昌悫,赵文琴;对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效果的实验研究[J];工科数学;1995年04期
4 徐健;;培养多元智能,促进舞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3期
5 熊绍高;;论成人学生非智力因素完善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2009年15期
6 彭旭军;;有效教学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调查报告写作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12年11期
7 胡伟;;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声乐层次化教学状况分析[J];大众文艺;2013年17期
8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9 梁翠琼;;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等差数列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中学数学;2014年Z1期
10 刘宇;邱慧敏;;网络深层学习的发展研究[J];成人教育;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君;中学数学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传兵;唤醒情意:地理情境体验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巍莹;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教学任务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王书林;任务导向的分布式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倩;高三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严光壁;信息化背景下的情感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玉云;化学“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瑞;新课程情感目标达成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宋向辉;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张泽庆;数学问题情境对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山丽娟;高考物理试卷能力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伟峰;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雪娇;多元文化背景下初中生几何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茜;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冯锐;任友群;;学习研究的转向与学习科学的形成[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吴有昌;高凌飚;;SOLO分类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贾义敏;詹春青;;情境学习:一种新的学习范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年05期
7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8期
8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1期
9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10 雷钢;;从AECT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贲爱玲;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反思型教师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建;略论学习过程中激情机制的创设[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2 王微微;坦然面对期待的目光[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4年09期
3 梁世民;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初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连和,张丽娴;学习过程的动态分析[J];教育科学;1990年04期
5 朱宝宸;学习过程的阶梯型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6 钟祖荣;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7 全铭;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8 ;要关注学习过程[J];中国考试;2004年05期
9 陈天金;学法指导中学习过程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04期
10 赵鸣九;学习的实质与学习的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俊山;卢家楣;柯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及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唐燕;;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忠;;韩非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范广玲;;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9 龚秋霞;;影响重点中学女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沈德立;白学军;;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 编译;21世纪的学习什么样[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N];朔州日报;2010年
3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杨爱军;在课文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4 刘赫;朱熹的学习过程论[N];科学导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武都区汉王镇麻池小学教师 宗顺全;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识字方法渗入教学[N];陇南日报;2010年
7 程介明;从“发掘取向”到“培育取向”[N];天津教育报;2007年
8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赵庆军;学做一名有效的课堂管理者[N];中国教师报;2011年
9 吴建章 陈英杰;顺平县企业家热心助学成风尚[N];保定日报;2008年
10 刘海燕;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金辉;青少年学习沉浸体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9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江;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章静;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帆;基于知识点的移动学习课程资源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彭常明;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一般结构与学习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曾东薇;学习分析技术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蔡燕华;美国强效学习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自红;基于知识管理的高阶学习过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婷婷;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储文钧;基于多媒体学习理论的实训类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6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73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