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及其对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22:33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及其对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心因性和外因性的因素所导致的社会适应不良。青少年群体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问题行为会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和身心的健康。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问题行为的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情绪智力作为一种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情感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对认知和行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对问题行为有预测作用,但对具体的作用机制并未进行充分的探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河南两地的416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考察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水平和问题行为状况的基础上,探讨情绪智力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以及情绪智力在自尊-问题行为和亲子依恋-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得到结论如下: (1)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具有较好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各维度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运用情绪维度得分最高,并且在是否独生和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显著,调控他人情绪在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显著,自我情绪调控维度得分在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显著。 (2)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各维度间存在显著的差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和考试焦虑;男生和女生在违纪行为、神经质和考试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神经质维度上的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在学习适应不良、退缩、神经质维度上的差异显著;不同学习成绩之间的青少年在问题行为及学习适应不良维度和违纪行为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 (3)高问题行为组青少年其情绪智力、自尊和亲子依恋水平均显著低于低问题行为组青少年。 (4)情绪智力、自尊、亲子依恋与问题行为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自尊和亲子依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自尊、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5)情绪智力在自尊和问题行为、母亲依恋和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和自尊是父亲依恋和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其中自尊是父亲依恋和情绪智力之间的中介变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宛蓉;;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情商调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2 宛蓉;;贵州大学生情商现状调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宛蓉;;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新探索——一项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杨枫;;职业中学学生亲子依恋、自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立宝;高中生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朱其志;高职生情绪智力发展现状及其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3 李海倩;肥胖与正常体重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和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3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116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