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生面临的压力日趋增加。应对是个体在压力事件或情境中,面对内、外在环境的需求时,为了解决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带来的情绪问题,主动做出的各种认知和行为的努力,包括为了缓解压力的一切有目的地尝试。应对是压力与适应的重要中介,国内外有关应对的众多研究都业已证明,应对与个体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了解高职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研究不同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可以弥补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中的不足,对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了滨州市两所高职院校一到三年级共61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一中,运用应对方式问卷系统地考察了高职生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并与445名大学生作了对比。在研究二中,以应对方式问卷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考察了不同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在本研究范围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生不同应对方式的使用频次存在差异。面临困境时,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 2.高职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多使用求助方式;二年级的学生比一年级及三年级的学生更多使用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在自责应对方式上,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显著,三年级女生比一年级女生更多使用自责。 3.高职生应对方式随年级变化的趋势是求助、合理化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则随年级的升高呈波状起伏,退避随年级升高而下降。 4.对口高职生比普通高职生较少使用自责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 5.高职生与大学生在自责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比大学生更多使用以上两种方式。 6.高职生SCL-90各项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的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部分因子显著的高于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9.1%,说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7.不同应对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影响。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的高职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极其显著的高于较少使用这两种应对方式的高职生;而过多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平;许述东;张向;;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6期
2 张松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7期
3 张宇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SCL-90评分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监狱警察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国晓波;民办高职院校高职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运全;海军航空兵士兵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5 曹亚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飞飞;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白蕾;高职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对学习适应性的调节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倩;高职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才安;社会支持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丽丽;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及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187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118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