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且探究自尊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即父母教养方式如何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的。 方法:从河北师范大学和承德民族师范大学随即抽取的600名被试以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尊量表(SES),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等项目上差异显著,女生的自尊显著高于男生,父母对于男生女生有同样地情感温暖和理解,而在惩罚、严厉,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等方面,父母都表现出明显的对男生高于女生。女生自尊显著高于男生自尊。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城市父亲和城镇父亲较农村父母而言更容易用温暖理解的方式教育子女,城市的父亲比城镇的更加干涉子女,城镇的又比农村的更加干涉子女,城市和城镇的父亲比农村的父亲更加过度保护子女,而城市和城镇没有明显区别,城市的母亲比城镇和农村的母亲对子女更加温暖和理解,同时也更加过度干涉和保护,农村和城镇比城市的大学生的自尊更高。 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自尊又显著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自尊有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度干涉、保护与自尊有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相关不显著,父亲的教养方式因子除了偏爱被试和过度保护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外其余的都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母亲的教养方式各因子除了过度干涉、保护和偏爱被试与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均显著,其中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与其呈显著负相关,而情感温暖、理解与其呈显著正相关,,而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既能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又能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父亲过分干涉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父亲拒绝只是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而父亲偏爱和过度保护对主观幸福感没有影响作用。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既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母亲拒绝否认只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2
- 1.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1-15
- 1.1.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11-12
- 1.1.2 主观幸福感的模型12-15
- 1.2 自尊的研究综述15-17
- 1.2.1 自尊的定义15-16
- 1.2.2 自尊的研究模型16-17
- 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17-20
- 1.3.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17-18
- 1.3.2 父母教养方式的模型18-19
- 1.3.3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19-20
- 1.4 问题提出20
-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20
- 1.5.1 研究目的20
- 1.5.2 研究假设20
- 1.6 研究的意义20-22
- 1.6.1 应用价值21
- 1.6.2 理论价值21-22
- 2 研究方法22-23
- 2.1 研究对象22
- 2.2 研究工具22
- 2.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22
- 2.2.2 自尊量表(SES)22
- 2.2.3 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22
- 2.3 统计分析工具及方法22-23
- 3 研究结果23-35
- 3.1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23-25
- 3.2 生源地不用的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差异25-28
- 3.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分析28-30
- 3.4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0-35
- 4 结果讨论35-41
- 4.1 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35
- 4.2 父母教养方式的地区差异35-36
- 4.3 自尊的性别差异36-37
- 4.4 自尊的地区差异37
- 4.5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37-38
- 4.6 主观幸福感的地区差异38
- 4.7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三者的关系38-41
- 5 本研究的结论即发展方向41-42
- 5.1 本研究的结论41
- 5.2 本研究的发展方向41-42
- 参考文献42-49
- 附录49-53
- 后记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玉龙;;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2 胡洁,姬天舒,冯凤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王艳玲,祖海芹,周萍,李剑;父母教养方式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4 张艳霞;大学生自尊的特点及培养[J];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5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6 李丽,陈庆良,洪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魏运华;;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与人格建构[J];社会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8 郑顺艺;;自尊研究综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4期
9 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10 董灿华,沈雪芬;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改;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6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