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浅谈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

发布时间:2021-09-18 07:51
  诗歌对学生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滋养灵魂,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健康人格;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和发展,同时必须肯定自我价值。不过,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教学重视程度尚远远不够。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及向前辈同仁的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诗歌作品远没有学习现代文兴致高,课堂上的气氛显得沉闷。大多数学生仅有的阅读也局限于考试要求的背诵范围之内,对于诗歌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此外,一些语文教师诗歌修养参差不齐,教法陈旧,也是导致诗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由此,本论文第一部分写的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写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问题的简要阐述及对原因的简要分析,第三部分是简要阐述审美教学,第四部分是写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五部分写的是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策略分析。论,最后是结语。本文希望引起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同仁们对诗歌教学的足够重视,呼吁诗歌教学的审美回归,希望教师能改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1 诗歌教学的地位
        1.1.1 从提升国民素养的角度看诗歌教学
        1.1.2 从学生个体成长的角度看待诗歌教学
    1.2 诗歌教学的作用
        1.2.1 净化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1.2.2 领略文学形象,培养思维能力
        1.2.3 初步认识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1.2.4 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1.2.5 发掘自身价值,肯定自我能力
2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1 教学观念理性化
        2.1.2 教学手段单一化
        2.1.3 审美权利权威化
    2.2 原因分析
        2.2.1 学生诗情淡漠的原因
        2.2.2 教师诗体冷落的原因
3 关于审美教育
    3.1 审美教育的内涵
    3.2 国内外审美教育的发展及理论研究
        3.2.1 国内审美教育发展及理论研究
        3.2.2 国外审美教育的发展及理论研究
4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的必要性
        4.1.1 审美教育是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4.1.2 诗歌教学中“审美”的缺失
    4.2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的可行性
        4.2.1 中学生审美心理可发展性强
        4.2.2 诗歌选文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5 诗歌教学审美回归策略分析
    5.1 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5.2 健全学生的审美心态
        5.2.1 设计富有感染力的导语酝酿学生审美情绪
        5.2.2 用富有情感的诵读构建学生审美情绪
        5.2.3 采用多媒体手段营造产生审美情绪的环境
    5.3 激发学生审美能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J]. 张和贵,张克香.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3)
[2]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崔业华.  魅力中国. 2009(36)
[3]基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审美教育研究[J]. 陈喆.  文教资料. 2009(16)
[4]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 袁秀琴.  今日科苑. 2009(06)
[5]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 刘文君.  考试周刊. 2008(51)
[6]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周妍.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0)
[7]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J]. 黄循博.  考试周刊. 2008(02)
[8]语文审美教学策略探索[J]. 杨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0(12)
[9]浅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特征与审美教育[J]. 胡永刚.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 (26)

硕士论文
[1]中学古典诗歌审美教育研究[D]. 赵家涛.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研究[D]. 张江.四川师范大学 2011
[3]中学语文古典诗歌审美教学探究[D]. 费甜添.辽宁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99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99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