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16-02-18 09:51

新疆克州实验小学 乐新颜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德育教育,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育已不再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它还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环节中。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广泛,其中就有很多德育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应用这些材料,积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并践行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在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所选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文章中含有很深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深刻的情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第六组的课文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朗读《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语句优美,且富有感情。学生通过朗读这些文章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土地广袤,资源众多,风土人情各异,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了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志向,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时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等文章时,我们可在给学生介绍人物及背景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以及开国领导人的鞠躬尽瘁,从而使他们受到熏陶,,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2.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詹天佑》《圆明园的毁灭》等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今后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也应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对于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错误观点或不健康思想,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师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途径,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本文编号:18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8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